吉他岛六弦聊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24|回复: 7

罗素的大师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3-29 17: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罗素的大师课 很早以前就听说罗素的大师课讲的非常好,而且听朋友说,罗素大师因为要录制bach的专集,近来对bach做了很多的研究,而我自己对bach也有着不少的疑问,就在我现在弹的曲目中选了一首bach的赋格(bwv1000)来参加他的大师课。第一个上台的是位国外的琴友,弹奏的是威拉.罗伯丝的两首前奏曲,但可能因为他的基本功不是非常的好,罗素大师主要是给他讲解了一些发音的基本动作,但其中提到了一个概念:“揉弦也应该用节拍器练习”,主要是因为在不同的音乐需要下,揉弦的幅度和频率也是非常不同的,所以有必要开节拍器,用节拍器来练习揉弦的频率。因为这位国外琴友的指甲打磨的不是很好,罗素大师亲自拿出砂纸为他打磨指甲,大师之平易近人,可见一斑。 第二个上台的就是我了,本来应该是一段段的听大师讲解这首赋格,可是每个人的时间仅仅只有30分钟而已,所以我就直接的向他提出了我对于bach的疑问;吉他的bach作品都改编自鲁特琴、古提琴、古钢琴这些巴洛克乐器,而这些乐器的音量起伏幅度都是很小的,古钢琴甚至没有任何的音量上的起伏,带来的问题就是;这种小幅度的起伏究竟是巴洛克时期音乐性格的一部分,还是仅仅是受当时乐器的局限呢,我们演奏巴洛克乐曲时应该怎么对待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去年我也同样的问过阿萨巴季可,当时他给我的回答是他觉得仅仅是一个乐器的局限,阿萨巴季可的当时的这个回答并没有让我满足,所以这次又同样的问了罗素。罗素大师谦逊的说关于这个问题历来有很多的争论,他希望他的回答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他说如果我们跳出巴洛克音乐的圈子,从巴洛克艺术的角度来看的话,我们就会看到:无论是巴洛克的建筑艺术还是绘画艺术等等,都不是一种非常方整的艺术,它有着很强的装饰性和丰富的线条变化,所以这样看来,巴洛克的音乐艺术也是应该如此的。这个回答真是太让我满意了,其实大师一说从巴洛克艺术的角度来看的时候,我已经恍然大悟,这个困扰我很长时间的问题被解释的清清楚楚。接下来,我又赶紧请教了关于巴洛克音乐中的装饰音的问题,罗素说:在吉他演奏巴洛克音乐中的装饰音有一个问题;其他的乐器在演奏巴洛克音乐中的震音时音量会和前面的音符保持相当,从巴洛克音乐的角度看也应该震音时保持相当的音量,但是吉他的震音常常因为是连续的圆滑音(尤其是在出现在4指的震音)而出现非常明显的音量下跌,所以他认为吉他在演奏巴洛克音乐时最好使用不同弦之间的震音,将每一个音用右手都弹出就不会有问题了,随即又在乐谱上给我标明了不同弦之间的震音的具体右手指法。说到这里的时候,罗素大师已经给我多讲了一刻钟:)嘿嘿,真是不得不结束了,要是时间再长一些就好了,有太多的问题可以向他请教了。接下来的上台的两个琴友演奏的曲目不长,所以罗素就是一句句的讲解了,我这里就没有办法具体说了。我坚持到10点30,和罗素大师合了个影,拔脚就走:)急着过关啊,罗湖关口12点整闭关,急匆匆上了车,到过关口的时候,已是11点55了、、、、、、、、、、、
发表于 2003-3-29 2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還是方放寫的好呀~~這可是冒著非典型肺炎的威脅得來的答案~~當然~~人家方放去參加香港大師班,要便宜過peter買機票去上海參后大師班呀~~哈哈
发表于 2003-3-29 2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老师的贴子真是值得拜读。 前些时候买了方老师的《卡尔卡西》,觉得两张VCD比两本书要有看头啊。(恕我直言)
 楼主| 发表于 2003-3-29 2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同意啊:)vcd是那个教材里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是,也不要忽略书上我写的一些提示,尽管少,但是可能会是容易遇到的问题啊:)
发表于 2003-3-30 0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木心在2003-3-29 20:58:44的发言: 還是方放寫的好呀~~這可是冒著非典型肺炎的威脅得來的答案~~當然~~人家方放去參加香港大師班,要便宜過peter買機票去上海參后大師班呀~~哈哈
这种机会真的很难得。从唱片上了解大师总有局限性,还是现场比较好,能够面对面聆听大师的教诲更好。我真的希望每个月都有这种机会(如果再多我会破产的)。
发表于 2003-3-30 0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完上海“大师班”回来,当天晚上音色就实现了大跃进。
发表于 2003-3-30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巴洛克音乐的处理方法历来争论颇多。就以无伴奏小提琴组曲来说,我看过一篇长篇的论文,收集了很多小提琴大师的见解,包括谢林、格罗米欧等大师,他们的看法有很大的差别。有一些大师认为这些音乐应该是在很小的动态中演奏的,有些却截然相反。 Landowska宣称:“我用巴赫的方式演奏巴赫”,但是又有谁能够确定那是“Bach's way“呢? 这个问题将永远争论下去,巴洛克音乐的演绎在一定的风格背景下将有无限的可能性。也许这是一件好事,如果每个大师都真正做到以“Bach's Way“演奏巴赫,那么还有这些大师共同存在的必要性吗?
发表于 2003-3-30 16: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书法上的名言用在音乐上,也是同样的贴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吉他岛六弦聊斋 |人工智能

GMT+8, 2024-11-30 06:09 , Processed in 0.0367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