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NEUNEU在2005-4-1 14:36:01的发言:
虞兄
我真的很佩服您的勇氣,願意和大家分享彈奏錄像,我覺得一個表演者能夠不受外在影響,隨時進入狀況彈奏,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不過,我也想針對您的顫音部分提出小小的建議。我覺得較嚴重的,是彈顫音時觸弦的問題,我們經常花時間在練觸弦點,希望可以將音色趨於穩定與優美,並深具質量,但彈顫音時為何這些觸弦又不見了呢?其實是我們不去注意,誤認為用指甲掃弦即可,雖然快速,但往往造成晦暗乾澀的顫音。
您手的條件與Segovia不同,甚至沒有任何人相同,形態上倒不必模仿,小弟建議您放慢速度練習,讓每個顫音的觸弦穩定紮實,這樣才會具有顆粒感,顫音的強弱變化亦才能做更好的掌握。 你说的是.这是一种历史的印记.上世纪80.90年代.触玄办法流行的是"运动的手指速度瞬间过玄".而不是现在的触,绷,放.上一种类型有点类似佛拉门哥,热情奔放的东方音乐色彩.就连手背部分也是紧张的.....这也是一种弹法,特别在抓住动感突出鼓点位突出音乐表现的张力变化有较大的优势.但却削弱了纯古典的色彩.并且没热手,指甲修不好,指尖不充血而不饱满[干瘪]的时候杂音较多,一般在演奏前要练手半小时至一小时.从慢开始放松地练音阶和琶音.感觉顺了再来演奏.而我一上来就玩,毛病就特别明显.
慢弹是我今后练习中要注意的,特别是陈派的触玄演奏法对消除杂音方面和发声的均衡性等方面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我会好好弹的.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1 23:44:4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