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岛六弦聊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杨雪霏上海音乐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7 2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照片上看,杨雪霏的琴好象尺寸偏小,几乎少一品,是根据个人身材专门定做的吧!
发表于 2004-6-8 1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作太忙了,本来计划是去上海看的。太遗憾了。有写演奏会的文章么?
发表于 2004-6-8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雨在2004-6-7 22:44:07的发言: 从照片上看,杨雪霏的琴好象尺寸偏小,几乎少一品,是根据个人身材专门定做的吧!
是标准吉他,不过Smallman或者Kneipp的体形本来就比一般的西班牙吉他小一些。 这把吉他的指板是专门为杨雪霏设计的。
发表于 2004-6-8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帕蓝朵在2004-6-4 11:47:14的发言: 雪霏本来长的挺漂亮的,被你拍丑了,该打
我觉得照片拍的非常棒,也把艺术家的气质表现出来了!尤其是二楼那张(一楼的应该是从二楼那张剪切的吧),要是把左下那块黄布用PHOTOSHOP去掉,整一挺有味道的油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8 22:14:03编辑过]
发表于 2004-6-9 1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托 那不是黄布 是一束花好不好?
 楼主| 发表于 2004-6-12 0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滴收获 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活动以及近距离欣赏杨雪霏的演奏,我在教学方面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心得,在这里记下来,希望与朋友们讨论。 一、 纯技术方面的想法 A 关于音色: 我们历来都有对不同音色的明显喜好。有人为大卫.罗素的音色而着迷,有人认为朱利安.布里姆拥有吉他完美的音色,同时,几乎没有人会对佩佩.罗梅洛的音色表示出厌恶。大师们的音色是否有着共同的特征在刺激着我们的耳朵呢?我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通透、穿透力。 让我们大致对一个音的振动进行分析。每一个乐器发出同一音高的音时,我们能清楚地辨认出它是什么(小提琴、钢琴或吉他等),这是因为因为它们各自具有自己的音色,而这正是由它们的振动频谱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音实际上包含了多种频率的振动的叠加。其中最低的频率(基频)就是我们所听到的音高。在此基础上还有基频的2倍、3倍…….等频率的叠加构成了每个乐器独特的音色,而我们把比基频高的其他频率称之为泛音(更确切地说应当是滤掉某个频率以下的低频,剩下的频率的集合称为泛音)。假如我们把其中不同频率的振动一次定义为0级、1级、2级……..等等,那么每种乐器的各级振动的强度(振幅----大于等于零)是不同的,因此形成了他们独特的音色。 对于拨弦乐器(包括钢琴),在其振动的各级频率大致固定(特有的、从而区别于其它乐器)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可以人为的控制其细微的变化这。首先,要知道琴弦上每一点的运动(振动)速度是远大于手指的运动(拨弦)速度(对于钢琴来说则是琴槌击弦和离弦速度)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在手指(琴槌)离弦时,振动的琴弦中某些频率的泛音被手指(琴槌)不同程度地阻尼掉了,就是个人的音色特点。当然,这还包括了拨弦前的手指动作(击弦前琴槌速度)的影响。 对于吉他,众所周知,拨弦前的动作(绷弦过程)会影响到个人的基础音色,这里不作讨论。我仅就手指离弦的动作对音色的控制作一些肤浅的解释。当手指离弦速度越快,被消除的高频振动越少,此时的音听起来越清澈、透亮;反之,则柔和、厚重。如此,在我们已有的基础音色前提下,通过控制手指的离弦速度,就可以获得更丰富的声音色彩,从而使音乐更生动而富于层次感。 B 关于手指运动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控制手指的运动呢?我这里目前能想到的答案只有‘放松’二字。 首先,我想斗胆提出一个与大家所接受的拨弦方式完全不同的一个概念,即自然拨弦法。在一段时间内我们总是习惯于用‘第三关节发力’和‘第二关节发力’来描述不同的拨弦方式。在我的教学实践中,从来都是避免使用‘发力’这个词,而是尽量用‘运动’去解释,这样做的直接好处是,我们很容易理解‘和钢琴的琴槌与琴弦一样,吉他的音色也直接取决于指甲/指尖与琴弦之间的相对运动’(这里先不考虑拨弦位置和角度的问题)。 现在回到自然拨弦法上来,手指运动的目的是直接获得音色而服务的。而根据前面的分析,手指(指尖)越灵活越能获得丰富的音色,而这灵活可以用手指的相对放松程度加以描述。自然拨弦法正基于此!它强调手指的每一个关节都参与拨弦运动(当然一般指自然运动,即正向弯曲)。这时,我们不再把目光集中在‘哪个关节发力’这一表象,而是直指‘指尖运动的灵活性’这一实质。 自然拨弦法所强调的自然运动,当然是指生物意义上的自然运动。换句话说,它不表示长期打篮球的手指的‘自然运动’或者长期握笔的手指的‘自然运动’这些个性,而是有利于吉他演奏的生物意义上的‘自然运动’,因此它是具有严格规范的‘自然运动’。 伸出一个手指,凭空做一个(无阻力的)拨弦动作,最自然而放松的动作是‘每个关节都正向运动(弯向手内侧)’,这就是最符合生理特点的运动。无论你想仅用‘第三关节发力’或‘第二关节发力’都将导致僵化,更何况我们不必自欺欺人地掩饰真正的发力点都来自手腕以上的前臂上的某些肌肉而不是关节!!! C 关于音色控制和演奏速度 如果你认同自然拨弦法,那么下面的训练可以带来至少两个方面的明显提高(在正确的指导下)。 训练法粗探:1. 用极轻的音量和较夸张的单个手指的运动来巩固自然拨弦法的动作。目的:手指极度放松,并适应生理弯曲;2. 分别控制第三关节和第二关节作为主要运动关节(第一关节由于生理原因,其运动对音色的影响次于前二者)。目的:使手指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并在运用中立刻获得有变化的音色;3. 其它要点,指甲宜稍短些,手腕放松(关键之一),从前方看来,手腕手臂几近直线。其他有关右手的基本姿势在此描述难免带来误解,在此略。 通过训练,采用自然的生理运动形式的拨弦,可以在音色变化和右手演奏速度上有明显提高。先说音色,在自己已有的基础音色前提下,如果不拘泥于‘发力关节’的束缚,我们可以通过自然拨弦法的练习使手指的灵活性显著提高,从而轻易地控制拨弦和离弦速度,得以在不改变手型、位置、角度的前提下获得丰富的音色。其总体原则是:更多的第二关节运动使音色更清澈、透亮;更多的第三关节运动使音色更柔和、厚重。再说速度,在合理运用自然拨弦法后,由于手指的运动更符合生理弯曲,更有利于放松(灵活),正确的训练短期内就可以达到右手速度的提升(我自己由于多年前右手严重的受伤而导致的拨弦紧张、手腕跳动等毛病也因此根除)。 D 提示: 1 琴弦振动得以在吉他上放大,其本质是作用于面板的张力(弯矩)的周期变化而非琴弦的振动方向。结论:勿需妄想地控制振动方向,从而进一步解放右手,可以在必要时进一步缩短手指在琴弦的滞留时间,一如钢琴琴槌与琴弦之关系。 2. 从各位大师迥异的右手分析,显然得出‘第三关节发力’与‘第二关节发力’之争论的徒劳。结论:自然运动的个性与普遍性使然,放松第一。 3. 手指在琴键上的各种运动(尽管名目繁多)通过杠杆直达琴槌与琴弦的相对运动,说明钢琴的‘一百种音色’完全取决于琴槌击弦和离弦的速度——一如右手在吉他弦上的作用。 后记:杨雪霏的音乐会后一直忙于其它的事情到今晚抽空匆忙写下以上点滴心得,实际上也是一段时期与各位朋友老师的交流结果。另外,除去技术上的一些体会,还有在音乐上的诸多收获,零零散散,暂时无法成文,虽然前文写下了‘一’,恐怕‘二’是难以续写了。晚了,明早学生考试,先贴上去给大家做个引子。 李乐于杭州
发表于 2004-6-12 0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很棒的文章啊!让人收益非浅。顶!!! 我比较赞成自然放松的观点,钢琴中的基本手型和放松也迎合了这样的观点。毕竟音乐是有相通的地方啊。吉他中的弹拨就跟钢琴中的触键一个道理,瞬间的发力,在发力前后,手指都应该放松。否则只会苦了自己。对于音色,我认为不仅要了解弦发声的特点和性能,还得靠灵性和音乐修养去寻找了。因为手指不同的角度和触弦的位置以及每个人的手型差异等都会有着各自不同的色彩,吉他那人性化的音色本来就是有着个体差异的。这也正是吉他的魅力所在。
发表于 2004-6-12 0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晴天娃娃在2004-6-8 22:13:25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帕蓝朵在2004-6-4 11:47:14的发言: 雪霏本来长的挺漂亮的,被你拍丑了,该打
我觉得照片拍的非常棒,也把艺术家的气质表现出来了!尤其是二楼那张(一楼的应该是从二楼那张剪切的吧),要是把左下那块黄布用PHOTOSHOP去掉,整一挺有味道的油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8 22:14:03编辑过]
[/quote] 晕,什么呀
发表于 2004-6-12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帕蓝朵在2004-6-4 11:47:14的发言: 雪霏本来长的挺漂亮的,被你拍丑了,该打 嘿嘿扬雪霏在我心目中也是那么的米人哦。不过照片就是照片嘛,相片毕竟看不出艺术家真正的修养啊。给你机会看你还打人?嘿嘿,你看我:左看右看雪霏,她还是那么美哦!她那掉地上的发丝都充满魅力哈哈哈。。。。。。。。
发表于 2004-6-13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弦的文章很有见地,富有探索性。 我补充一点,放松是基本要求,但是不能因为放松而忽视了动作规范。学过高尔夫球的朋友们都知道,这种运动最讲究放松,但是却有非常多的动作规范,否则达不到球,即使打到了也打不远。在动作规范中即有“发力“一说。即使卡雷巴洛这样充分强调放松理论的大师,也同时强调了若干种右手的发力方式以达到不同的音色效果,从而丰富了演奏的“调色板”。 放松和发力是对立统一的,瞬间的用力对于放松非常重要,没有瞬间发力的存在也就无所谓放松。 此外,对于教学来说,理论应尽量简化,做到深入浅出,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领悟到要领。就像让小孩子张嘴吃饭,让他把嘴巴张开就是了,不一定要对他分析张嘴这个动作牵动了多少肌肉和神经。拨弦也是一样,解剖学有助于分析拨弦的用力是否合理,这是教材后面的知识,对于初学者来说,接触太多这方面的知识反倒可能引起混乱,或者引起其他部位的紧张(注意力转移到那些部位之后)。 无论用第三关节还是第二关节,都不必然放松,放松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调节适应过程。是要经过学习的,做到放松之后,也可以利用不同关节的“发力”获得不同的效果。从主流演奏来说,都是强调第三关节作为手的力量源泉,当然,这个力量可以再追溯下去,到手臂,到肩膀、到背肌……,但是,正像我前面所说的,学生只要将注意力转移到这些相对间接的部位,非常容易引起这些部位的紧张。大家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一下。 一种主流的方法,或许并不适合每个人,但是一种方法既然可以成为主流,我想应该有其合理的地方。关于右手的拨弦方法,这次我私下和杨雪霏也谈到,在她看来,也存在第三关节发力(其他关节当然也有参与运动)这么一种说法。我们不排除用第二关节或者用第一关节,只要能够获得理想的速度、力度和音色,这样就未尝不可,而且可能后两种方法适合某些人群,但是我相信应该不是太多。作为理论研究,首先研究的是普遍规律,然后才是特殊性。 最后强调一点,任何文字的表达能力都是有限的,“发力“也好,“放松“也好,都只是一种基本原则,不能包含动作的所有组成部分。在所有的学科中,有名词,有定义,就必然有名字解释,“释义”部分才是重要的。因此,在理论研究中,“正名”是应该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歧见,但是不必过分在意字面上的意思,在教学中可以将具体要求解释给学生。 以上也是点滴想法,供大家参考批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13 15:50:05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吉他岛六弦聊斋 |人工智能

GMT+8, 2024-11-27 20:28 , Processed in 0.06222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