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岛六弦聊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木心

書評:【貝多芬的頭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5-5 2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揪下頭髮的男孩(5) 至於這位面容蒼白、橫衝直闖的李斯特,則和白遼士一樣,是帶頭擁戴貝多芬的人士。李斯特是匈牙利人,有著一張英俊而表情豐富的臉,一頭黑髮留到耳際削齊。他這個時候已經在巴黎住了超過十年,以樂思創新駭俗而著稱。在李斯特的手中,貝多芬鋼琴作品難以演奏之處正是他展現高超技法之處。「對我們音樂家來說,」李斯特如此論斷,「貝多芬的作品有如引領以色列人的雲火柱。」(譯按:典出《聖經‧出埃及記》第四十章三十八節:「日間耶和華的雲彩是在帳幕之上。夜間雲中有火,在以色列全家的眼前,在他們所行的路上,都是這樣。」)而這條路是希勒和志同道合的音樂家一心想堅持的;對他們來說,這不僅代表對貝多芬天才的欣賞,也是他們自己的創作志業在未來幾年所可能走的路。不管是寫交響曲、弦樂四重奏或是鋼琴作品,都是一件沈重耗時的苦差事──這要靠靈感的泉湧乍現,但是日復一日的辛勤工作也不可少。孟德爾頌和希勒兩人都是衣食無虞,有能力讓自己在最合適的環境中工作。希勒相交滿天下,在教授管風琴方面也逐漸有了名氣,而希勒府上的沙龍頗富盛名且炙手可熱,更讓希勒備受讚譽。但是 1836 年初,孟德爾頌回到日耳曼的家中,寫信勸 24 歲的希勒,應該把心思放在創作上頭,「離開巴黎華美歡愉的氣氛,埋首角落,孜孜工作。」 貝多芬雖然一直希望能到英格蘭一遊,但是他終生未履斯土,他也不曾回到度過童年的萊茵河谷。但是希勒剪下的這綹頭髮卻伴著他走過許多地方。希勒先是帶著它到了法蘭克福和威瑪,後來在巴黎待了六年,又回到法蘭克福,再去米蘭,又回法蘭克福,續往萊比錫,然後回到義大利,不過這次是到佛羅倫斯和羅馬,之後再回法蘭克福、萊比錫,這些地方每次停留都差不多一年左右;最後到了德勒斯登,希勒才收起驛動的心,住了三年。希勒從離開巴黎之後,就在尋覓一個穩定而長期的職位,盡力把自己從一個神童、年少的博學之士轉變為成熟的音樂家。但是希勒一直沒找到他所心儀的職位,這倒不是希勒本身的能力有什麼問題,運氣不濟、時機不對的成份恐怕還更多些。孟德爾頌在著名的布商大廈管絃樂團(Gewandhaus Orchestra)擔任指揮,而希勒既然沒有孟德爾頌在萊比錫的那種穩固地位,似乎也只好逐機會而居了。 1830 年代,希勒在法蘭克福和羅馬擔任過許多為期不長的職位;他在米蘭指揮了自己的第一部歌劇《羅密達》(Romilda)的演出,但是反應相當冷淡;在萊比錫監製了神劇《耶路撒冷的毀滅》(The Destruction of Jerusalem),結果大受歡迎。 1841 年,由於孟德爾頌人在柏林,希勒也暫代他的職務。就在希勒掌理萊比錫管絃樂團的這一年裡頭,兩人之間發生齟齬,但是誰也沒有詳細說過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是由於「社會因素,而不是個人觀感」使然,希勒只說了這麼多──而兩邊在對方沒表示歉意之前,都不願主動彌補這段長達二十年的友誼。 希勒在旅居義大利的期間,認識了出生在波蘭的女歌手安托卡‧何潔(Antolka Hoge)。當地報紙稱她為「波蘭美女」(La Bella Polacca),希勒驚為天人,兩人很快就結為夫妻。何潔信天主教,希勒雖然是猶太人,但是很久沒做禮拜了。兩人選擇改信新教,這個決定倒也不完全是兩人找到新的信仰彼此共享,而是便宜行事的成份居多,但是這對雙方原有的信仰都是很難容忍,可能還會引起軒然大波。 但是希勒在日記裡頭也只隱約提到,他和何潔的婚姻在第一年頗為辛苦。希勒和白遼士不一樣;白遼士這個人向來膽大妄為,對於自己的浪漫戀情也完全不加隱諱,而希勒雖然喜歡和人打成一片,家裡也一直是門庭若市,但基本上他性喜私密,很少去談自己和女性之間的關係。希勒在婚後仍然喜歡有女性友人相伴,這也讓新婚妻子一直不放心。雖然兩人結婚十載都沒有小孩,但是何潔在夫婿四處謀求穩定職位的情形下,也不得不忍痛放棄演唱事業,任自己在義大利如旭日初升的名氣付諸東流。 1844 年,兩人在德勒斯登落腳,安托卡協助夫婿打點他的沙龍盛會。德勒斯登的藝術家、讀書人都是座上常客,包括作曲家兼樂評家舒曼(Robert Schumann)和夫人克拉拉(舒曼和克拉拉在 1840 年代先後來到德勒斯登),還包括華格納(Richard Wagner),他的近作樂劇《唐懷瑟》(Tannhauser)不久前才上演,手法新穎,讓德勒斯登的觀眾相當困惑。許多與希勒同時代的音樂家都相信貝多芬乃是不世出的天才,舒曼夫婦也不例外。希勒一而再、再而三地把他在大師死後的那次拜訪過程說出來與朋友共享,這對於培養友誼也是一項很重要的因素。 -------------------------完
发表于 2004-5-5 2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贝多芬的耳聋是由什么造成的呢?
 楼主| 发表于 2004-5-5 2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贝多芬的死因:头发告诉你 ----大陸版書評 □佚名   《贝多芬的头发:重见天日的历史迷雾和音乐悬疑》简介:1827年,贝多芬临死之前,一位年轻的音乐家费迪南德·西勒来到贝多芬的床前,向他崇敬的大师表示临终的敬意。大师死后,按照习俗,西勒剪下了贝多芬的一缕头发作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这缕头发神奇地来到了纳粹占领下的丹麦,成为吉勒耶城的医生奇·弗雷明的收藏品。当时,弗雷明医生正秘密地帮助犹太人逃脱纳粹的迫害。是谁给了弗雷明医生这缕头发?为什么给他?是什么原因使弗雷明医生战后对战时发生的一切保持沉默?弗雷明医生死后,他的女儿成为这缕头发的继承人,并使头发走进了苏富比拍卖行。1994年,在一次拍卖会上,两名贝多芬的崇拜者艾拉·布里兰特和“切”·格瓦拉买下了这缕头发,之后通过DNA试验,最终揭示出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贝多芬长期的慢性病、晚年失聪以及他的最后死因。   1996年5月,沃尔什就将这些刚从洛杉矶带过来的贝多芬头发在其健康研究所的实验室里进行了脱水处理(经鲍姆加特纳的放射性免疫测定程序后仍然是湿的),然后,将其中的两根头发(一根深褐色的,另一根灰白色)交给了在普莱斯的马克斯·亚当斯,此人是高倍放大和显微摄影方面的专家,他分别以100倍、400倍和1000倍的放大倍数对头发进行了观察。   当亚当斯进行测试工作的十四个月后,沃尔什终于决定,应当使用最佳人选,采用最好的方法来进行微量金属的分析。沃尔特·麦克龙是芝加哥的麦克龙研究所的创始人,此人就是他要选的人。麦克龙很可能是美国一流的使用显微镜的技术人员,正是他在20世纪70年代无可置疑地论证了在都灵发现的寿衣上的图像是在14世纪时画的,而不是埋葬耶稣时用的布料。   在测试贝多芬的那两根头发时,麦克龙首先将每根头发以及三根从活人头上提取的头发放在一个低温氧气发生炉中进行焚化处理,随后,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能量分散光谱测定法和离子扫描显微镜质量光谱测定法(这两项技术采用的都是核反应方法而不是采用光线和放大的方法“窥视测试材料的内部情况”),分别对五根成为灰烬的头发进行了分析。   麦克龙收到要测试的头发后不久,很快就把全部五十三种不同成分的化学数据反馈给了沃尔什,尽管在每根头发的试样中可测定的数量方面,并非全都能找到这五十三种成分。沃尔什接着独自对这些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在他写的那份报告中解释说:“对头发中微量元素进行测定是相当复杂的,需要金属新陈代谢、营养输送、分泌动力学、胆汁分流和许多其他生物化学过程及因素等方面的知识。”不论是在贝多芬头发试样中,还是在铜与锌比率较高的那三根活人头上的头发试样中,电子镜检术检查的结果最终都没能发现任何证据证明头发中有着极高含量的钠与钾。而沃尔什多次从智力水平极高的人的头发中检测到非常高含量的钠与钾成分。于是,他断定,不管是贝多芬的头发,还是另外那三根头发都没有展示出“天才型”的特征。实际上,这五根头发试样显示的全部四十三种元素(其中有铜、锌、砷和汞)的含量都属正常。那三根活人的头发试样显示的含铅量是正常的,但是贝多芬的那两根头发的含铅量却不正常,沃尔什急于想将这一情况告诉其他人:三根头发显示的铅含量分别是0.95、1.4和9.8;而贝多芬两根头发的铅含量分别高达90和250。   这绝对是值得注意的重要发现,这意味着贝多芬头发中的铅的平均含量是正常人平均含量的42倍,沃尔什认为,这一证据有力说明,路德维希·冯·贝多芬在临死时处于大剂量铅中毒的状态,这种情况可能在生前的几十年中就有了。   无论是切·格瓦拉,还是艾拉,布里兰特,对于他们在三年前开始进行的分析工作竟会得到有关贝多芬健康的重要情况,此前他们连想都不敢想,更不用说去全面解释他的身体为何在那么长时间里遭受病魔折磨的原因了。然而,最终结果有可能会突然出现。铅不再像以往那样经常使儿童和成年人造成中毒,但是,在人们十分清醒地认识到铅会对人体造成非常有害的影响之前的许多年中,大量资料反映,炊具、餐具、自来水管中的铅已经造成了全世界的数百万人中毒,有时程度较轻,但经常的情况是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在整个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人们已经广泛认识和讨论了铅中毒对儿童生理上带来的影响,但是这种金属同样也会给成年人造成巨大伤害,一份普通的铅中毒(亦称之为铅毒症)临床表现的目录读起来就像是一份贝多芬长期疾病的记录那样,看了之后让人感到心情郁闷。长期受铅毒污染几乎不可避免引起间歇性的但又是长期的肠胃疾病,其特征表现为腹部绞痛、呕吐、便秘或者腹泻。痛风作为其中的一种风湿病在铅毒症中是较常见的,皮肤苍白和黄疸病也较多见。此外,病例中常有经常性的头痛、食欲减退、性情急躁、健忘和古怪的行为等症状;因四肢的伸肌部分麻痹引起的行动笨拙也常有报道。在医学文献中广泛承认的其他神经上的症状还有,由于视觉和听觉神经遭到永久性损害,从而引起视力减退和听力逐步丧失。   1986年,维也纳大学医学史研究所的汉斯·班克和汉斯·耶塞雷尔合编了一部名为《路德维希·冯·贝多芬的疾病》的书。书中列举了贝多芬一生中一系列病症。我们不妨将上述这些明显的虚弱症状同书中列举的病症进行比较。1795年,这位24岁的作曲家开始经历经常性剧烈的腹痛;1798年,他第一次开始意识到听人们说话时出现障碍,不久,他的耳朵里就出现嗡嗡作响的铃声;1801年,贝多芬就经常受到腹泻、发热和腹部绞痛病痛的折磨,这些病痛持续十年。1807年他拔掉了几颗牙齿,希望这样能减轻经常性的“痛风性头痛”。他的听力继续减退,他常常不得不拿棉花塞进耳朵里,以降低“令人难受的瑟瑟声”或耳鸣的干扰。虽然在1811年与1816年之间,他的肠胃病有所减轻,但是,过后又发作得更厉害了,就像“可怕的风湿病发作”时那样。在1820年那次因风湿病发烧是最厉害的一次,这使他卧床不起达六个星期。1821年,贝多芬得了一次黄疸病和多次急性腹泻和便秘。1822年,得了一次“胸部痛风”。1823年,他出现了持续性的眼痛和更多次的“悲惨的腹部绞痛”,他的听力在这之前五年已经非常之弱了,以致人们与他交流时开始要用笔写下来表达他们的意思。1824年他经常卧床不起。1825年,他的肠炎经常发作,鼻子出血,还时不时呕吐。次年,他的腹部开始肿胀,背部出现严重的疼痛,黄疸病发作得很厉害,又得了一次肺炎,到了年末,他不知不觉地就病入膏肓,三个月后出现了“肝昏迷”,终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除了有这些疾病外,他的脾气变得急躁,行为古怪。1800年年初,他告诉朋友们,他吃饭时开始喝大量的葡萄酒,目的是刺激他近来日趋减退的食欲,同时也为了减轻疼痛。就从他异常的走路样子也能看出他已经受长期铅中毒的影响。   沃尔特·麦克龙从贝多芬的头发中检测到很高的铅含量水平,贝多芬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受到了大剂量的铅中毒。然而,假定他不断加重的疾病、急躁的行为和长期的动作笨拙的症状出现有30年的话,现在看来,他受铅中毒很可能有很长时间了。有可能是在1795年或其前后的时间,贝多芬一次就摄取了大剂量的铅;铅很快就沉积在骨头里,并在那里存留很多年,同时,这些铅又源源不断地释放到身体中。另一方面,贝多芬在他整个后半生中,可能也遭到同样来源的铅污染而中毒。虽然贝多芬在那些年里经常性地搬家,但是,在他死后拍卖的所有遗物中,“有14只瓷盘,几只陶器,1个马口铁杯子,几个玻璃杯、瓶子和碗,4个黄铜烛台,1个黄铜研钵,1个紫铜浴盆,1只旋转式烤肉架,1只多用途铁锅和1只平底锅,以及其他厨房用具”。那几只陶器肯定有含铅的釉面;那些瓷器可能也有,而那个“马口铁”杯子和“铁”锅也可能是铅污染的来源。假使他的许多住处都是以铅为材料的自来水管,似乎不可能仅仅使贝多芬严重中毒,而使维也纳的其他居民免受伤害。但是,事实上,他喝了大量的葡萄酒,那个时代的葡萄酒是经过“铅处理”的,以此来减少酒中的苦涩味(这种做法当时也是受到强烈反对的,因为,喝了铅化过的葡萄酒明显地会导致“腹痛”)。可见,葡萄酒成为他体中摄人这种金属的一个来源。另外,还有一个可以想到的罪魁祸首:贝多芬经常用铅笔进行音乐的创作,他写信、记笔记也是用铅笔。他的听力障碍变得严重后,他更是经常用牙齿咬着铅笔的一端,然后将铅笔的另一端压在钢琴上以帮助他听到钢琴的震动。在有关贝多芬的文献中没有提到他有长期咀嚼铅笔的习惯,但是,他这么做是可能的。如果正是那个他用来创作音乐的简单的工具导致他的严重的肠胃病,甚至是耳聋的罪魁祸首,这会是多么残酷的讽刺啊!   (摘自《贝多芬的头发》)
 楼主| 发表于 2004-5-5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家揭开贝多芬死因之谜 美国研究人员本周二表示,他们在对1827年从音乐家贝多芬头上剪下的几缕头发进行化验后发现,导致这位全球闻名的作曲家长年饱受疾病困扰的原因竟然是铅中毒,而且这很可能就是最终致使贝多芬早逝的原因之一。 美国伊利诺伊州一家保健研究院的科学家经过4年分析研究后指出,贝多芬头发中的铅含量是健康人的100多倍。研究人员之一威廉姆斯-沃尔什表示,他们在对贝多芬的8缕棕灰色头发进行化验后发现,每缕头发中的铅含量均超过正常人的平均值。贝多芬于1827年去世,享年57岁,此前他曾因为自己患有多种疾病而拜访过多位名医,据称这些疾早在他20多年时就已出现症状。例如,贝多芬经常感到腹痛,内心不时会有压抑之感,而且还易怒,沃尔什表示,这些都是铅中毒的症状。但是,至于贝多芬为何会铅中毒至今仍然是一个谜。沃尔什说:“我们不清楚贝多芬体内的铅来自何处,但我们可以确认他体内的铅含量远远超过那个时代正常人的数值,因为他的铅中毒症状非常明显。显然,在当时的维也纳,不会有太多的人与他表现出相同的症状,否则的话,有关当局肯定早就有所察觉。” 在这次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对贝多芬的8缕头发进行了研究。其中,两缕头发首先被完全破坏,已便对其构成进行深入分析,其他6缕则仅接受了X光照射,这样它们将来还可以接受进一步的化验。 通过研究,科学人员否认了此前有关贝多芬患有梅毒的说法,曾有很多人认为梅毒是贝多芬英年早逝的主要原因。沃尔什表示,如果贝多芬真的患有梅毒,那么他的头发内应该有大量的汞成份,因为汞被视作治疗梅毒最有效的物质,但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却未发现贝多芬的头发里有超出正常值的汞。 据称,贝多芬在临死之前曾给自己的弟弟写信说,“如果我死了,而斯奇米德特医生还活着,那么请你一定要以我的名义让他找到我的真正死因,然后将我这封信与他的死亡鉴定书附在一起,这样至少世人可以在我死后还我一个清白。”沃尔什表示,他正是在贝多芬这封信的鼓舞下才决心一定要将贝多芬的真正死因查个水落实出的。 沃尔什说:“我觉得自己有这个义务找到贝多芬之死的真正答案。他在一生当中都为自己总是生病而感到困惑和痛苦,事实上,疾病不仅使贝多芬无法享受正常的社交生活,而且还对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事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尽力满足他的遗愿,哪怕现在距离他去世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 据称,上述8缕头发是在贝多芬去世的第二天由一位年轻的音乐家弗迪南德-希勒亲手从贝多芬的头上剪下的,此后这些头发就在希勒家族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直到最终落入了丹麦医生凯-弗雷明的手中。据称弗雷明之所以能够拿到这些头发是因为他在二战期间曾帮助德国纳粹占领下的丹麦犹太人死里逃生,希勒一家为了感谢弗雷明为犹太人所做的贡献将这些头发作为赠品送给了他。 弗雷明去世后,他的女儿将这些头发卖给了伦敦的索斯比拍卖行,1994年,两名对贝多芬推崇备至的美国人买下了这些头发,后来正是这两人提议对贝多芬的头发进行研究。事实上,由于这8缕头发的历程曲折感人,美国百老汇出版社已于本周推出一本新书,名字就叫《贝多芬的头发》。(清晨)
发表于 2004-5-6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5620575157444.jpg 肖邦也留给后人一绺头发。好象是刘诗昆先生?还是傅聪大师?年轻时曾获得过肖邦的一根头发并引以为荣耀。
发表于 2004-5-7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半! 評論方面看完了 剩下的故事內容還沒看呢! 感覺這不只是寫給學音樂的人看的一本書 理性與感性並重的成分 牽涉音樂家的精神情緒面 科學偵查的探索面 牽涉化學生物的科技能力鑑定 還有當時的時代社會生產事實 當時的西方醫學能力 此外還可以跟神話學可以聯繫起來 可能最重要的的部份各書評者看法可以有所側重 但是神話學這方面至少貫串故事內容的人物的核心 我說的神話學 就像是器物層次其實重點不是器物 而其核心重點乃在於器物所代表的意義或精神來源的象徵意義 這是各評論者都有大致的認定 很能引人入勝的一本書 不知道會不會就直接拍成電影? 這樣可能會讓更多人(尤其普羅大眾)理解 待我看完再續~
发表于 2004-5-14 1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這篇真的沒幾人----真的---看了嗎? 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我覺得可能很多人來看一看 滑鼠從上面捲到下面 然後看一下別人有沒有什麼一目了然的回覆 之後就離開 大概是這樣吧! 到5/14為只有77個人次看了呢! 我進來過三次 木兄可能來過10次 虫而飛 夢蝶 可能加起來也來過5. 6次 總共不過20來回吧! 另外還有57人次咧~ 美國人常說:I see! I see! 意思是說我懂了!我了解了! 但是通常實際上還沒有真正進入情況 哲學家 Lonergan 就說了: 真正的認知 並不是對內容做一個好好的觀看! I see!想表達的意思是 懂了! 而不是觀看! 應該是要向科幻片裡頭說的學習啦:Understood! 在空戰片裡頭都說:Roger!(不知道是不是這樣拼的!)意思是:我(腦子裡)收到了! Rogers弦鈕公司不知道是不是這樣取名子的喔? 很有道理! Rogers!Rogers!~ 木兄貼的也很辛苦是吧! 呵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14 12:31:31编辑过]
发表于 2004-5-14 17: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實在太多了,字又太小,看起來非常吃力, 我是把它複製下來貼在 word上調整字體大小後再來看, 不過說真的,目前為止我還是沒有把它看完! 我每次進來也是想看看大家的評論,可惜也是沒有看到太多評論!
发表于 2004-5-14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bravochen在2004-5-14 17:11:42的发言: 1.文字實在太多了,字又太小,看起來非常吃力,... 2.不過說真的,目前為止我還是沒有把它看完! 3.我每次進來也是想看看大家的評論,可惜也是沒有看到太多評論!
A1.字太小的確是!我們來看看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因為以前改過大一點的字體 但是有些人的電腦會呈現過大的情況 這點我建議一下洋蔥兄! 可否個人的電腦可以調整適合自己的電腦顯示的大小呢? A2.文章未必要看完 可以看一段發表一段阿! 只是不要斷章取義就好了 閱讀的時候把作者談論到的 甚至是作者未論及但你覺得作者背後有這個涵意的 你可以對這個未知但又隱然的部份作保留(可用括弧的方式為他註解一下) 以待未來充分閱讀之後作檢驗 我再此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Mortimer Adler(大概是這樣拼音!詳細的要查一下) 在台灣是時報出版社 大陸那邊不知道怎樣 這是一本好書 我中學時代看的 但是到現在都覺得仍有豐富內容 (透露一下!這位作者與我的哲學背景還有密切相關) A3.第三點大概就是重點了! 大家進來都是想看別人的評論 大家看看能否自己開始發展評論的能力 這對音樂的鑑賞是很有幫助的! 評論不是那些稱為評論員的專利 不過說到評論的話 只要想清楚透測 以一套很公正開放平和的方式跟作者對談 (注意!是對談喔!不是互別苗頭 一爭高下的方式 這種結果很不堪!) 以這種誠懇多元輕鬆的心態 才會在兩者或是更多者的對談之中產生好的正面的結果 試試看!你也可以作得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14 23:56:10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吉他岛六弦聊斋 |人工智能

GMT+8, 2024-11-27 18:47 , Processed in 0.0562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