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乐器的人往往容易把主要精力花在技巧的练习上,这一点无可厚非,也是必要的。但在重视技巧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对音乐情感的追求。
就如读一篇文章,我们要的是“朗诵”,而不是“熟背”。当然,“朗诵”最好具备“熟背”的功底,因此,吃开口饭的人要练习绕口令,弹琴的人要作技巧训练。但绕口令说得好,并不等同于一定有高质量的“朗诵”,“朗诵”需要注意句子与段落的停顿、呼吸(古人称之为“句读”),以及感情投入后对音色的控制等,可以说与诠释音乐有异曲同工之妙。演奏乐器的时候,要随时提醒自己:我是在“朗诵”作品,而不是“熟背”。
好的音乐老师擅长于通过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通过音乐之外的感觉来体会诠释音乐时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只能是近似的,启发式的,有时不一定很确切,追求的是教学效果。而且这种语言不仅限于文字,有时还包括语音语调,甚至一个表情、一个肢体语言,等等。这可能也是自学与面授的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5-27 15:54:0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