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http://wangyan.gddd.net/guitarchina/rockempire/dispbbs.asp?boardID=13&ID=34&page=1
夜曲 Nocturn
「夜曲」英语为Nocturn,法语为Nocturne,意大利语为Nocturno,其语源是从拉丁语的Nox所演变的,使用于罗马时代的「夜神」之意。
夜曲的音乐形式,其创始人一般被认为是英国的约翰‧费尔德 ( John Field, 1782~1837) 他是出生于爱尔兰的钢琴家兼作曲家,在俄国度过他的后半生。他之为这形式的音乐命名,可能是取自天主教会的祈祷「夜祷」,英语为Nocturn,法语为Nocyurne。不过在他心里,这曲式是他自己的创意:在低音部的和弦伴奏形上,高音部响出夜的寂静,以及梦般优雅的旋律。
萧邦一生写下了二十一首夜曲,其中的十八首是在他的生前分别以两首或三首成集而刊行的。很明显地,萧邦是承袭了费尔德的「夜曲」形式而作的曲。在他的初期夜曲作品中﹝作品9之2,第一号及第二号﹞都有着费尔德的痕迹,不过其外型与内容方面都超越了费尔德。萧邦并不止是单纯地承袭了费尔德,而是使内容多样性地,更加热情。换句话说,他是把费尔德的表现法发扬光大,使之走上完璧的领域之功臣。
哈聂卡说:「萧邦是把费尔德创造的形式筑高,吹进戏剧性的气息、热情,使其更加壮大。费尔德的夜曲是朴素的牧歌型。相反地,萧邦所努力的不是单纯的,而是经过装饰的,太过于阴郁、热带性的──或许说是东方最为妥当──。这不是经由暖房,飘溢出音乐学校的异国情调,也没有非诗性的爱尔兰人所栽培的野生花之新鲜气味。」
马祖卡舞曲 Mazurka
马祖卡原文Mazurka又称为Mazurek,与波兰舞曲 ( Polonaise ) 同是波兰最具乡土色彩的舞曲之一,发源于波兰风光明媚的马祖维亚 ( Mazovta ) 地方。马祖卡舞曲自勃兴以来到今天经过多次的变迁,往时的原始样式与今天的形态、内容上都有明显的不同。
马祖卡舞曲为波兰乡土舞曲之一,也是克拉科维克舞 ( Krakoviak ) 的一种,相传是由此衍生出来的。但是马祖卡舞曲没有克拉科维克舞那么粗笨,住在山区的克拉科维克人,在马祖维亚平原跳着的这些舞曲,被叫做「乖僻的克拉科维克」。
马祖卡舞曲有两种形态,一种为声乐用,一种维舞蹈伴奏用。声乐用曲由两个部分组成,大体上前半部为小调,后半部为大调,有浪漫曲 ( Romance )风格的装饰。这种在波兰就被称为「为了歌唱」( do Stuchavia ),原为3/8拍,速度比圆舞曲慢。节奏方面,以附点音符为其特征,而且是强有力地、温暖地,多少带点威严。不过,现在的马祖卡舞曲一般都以3/4拍来写。萧邦的马祖卡舞曲便是清一色全用3/4拍子写成。
就如同波兰舞曲一样,萧邦借用了波兰固有的乡土舞蹈曲的形式,依他独特的创意发展成新鲜的形态及内容,使马祖卡舞曲成为有史以来不曾有过的伟大艺术。从形态上来说,萧邦赋予它更为精练的旋律,尤其是经常被构筑在大调与小调的混合音阶上,予人调性明显的不可思议现象。在和声上,萧邦也打出了新机轴,马祖卡舞曲本来地使用匈牙利风格之增二度及三度之跳跃,萧邦却增用了增四度和大七度,使马祖卡舞曲保持本身原有的珍奇之外,又加入了独创的内容、异国的情调。在节奏方面,萧邦打破了从来的常套,使之有无数的变化。萧邦的玛祖卡舞曲是照自己自由奔放的意向而作,对于当年不合时宜的保守作曲家们,这些作品被讥为:「生硬、非艺术的转调,唐突的进行、情绪的突然变化,令人难以忍受」( 莫雪勒斯I.Moscheles ),他那到处都有的弹性速度 ( Tempo Rubato ),也给当时的人有难于容忍的感觉,整个地可以说是充满了颦蹙感。即连白辽士 ( Louis Hector Berlioz, 1803~1869 ) 这么有地位的音乐家,也误会地说:「萧邦无法照速度来演奏」,这是因为当时的一般音乐家,对萧邦主张自己的钢琴曲之演奏应采Tempo Rubato的新观念,不能理解的缘故。
圆舞曲 Waltz
萧邦的一生写了二十一首圆舞曲,其中生前出版的有八首﹝作品18,34之三首,42,64之三首﹞。还有在他死后,以遗作问世的:一部分没有编号的,但是都与生前发表的一般,可以称得上是杰作。这些过半数的圆舞曲之未能在生前出版,原因不在于它的艺术价值,而是被与此有关连的各种私事所耽误。
萧邦的圆舞曲可分为两大类别:其一为把实际的舞蹈理想化的作品,另一类为借用圆舞曲的形式作成的抒情诗。前者有作品18,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及作品34之1,降A大调「华丽圆舞曲」。后者有作品64之2,升c小调及俗称为「离别圆舞曲」﹝作品69之1﹞,降A大调等。
以实际舞蹈曲系统的圆舞曲来说,萧邦的作品要比约翰‧史特劳斯的音乐更加优美、高雅,可是却不适于实际的舞蹈。
当年青时代的萧邦访问维也纳时,正在那儿发表新作的约翰‧史特劳斯成为音乐界中的锋头,大家都在谈论他的新作品。但是对萧邦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因此他在致双亲的信上说:「我实在看不到真正称得上维也纳风格的东西,所以我到现在还不会弹奏圆舞曲。」由此推测,在萧邦的性格中还没有当时维也纳风格的圆舞曲要素,因此一直没有创作约翰‧史特劳斯那种实际跳舞用的舞会作品。
属于第二大类的抒情诗,幻想式的圆舞曲中,可以发现到非纯粹的圆舞曲节奏,而且还是近于马厝卡舞曲的节奏。这是由于受到他的国民性影响之故,这里有浓厚的斯拉夫民族特有的忧郁情调。
圆舞曲,若与萧邦的其它形式作品相比较,演奏上并无多大困难,乐念亦不新奇,所以为一般人所喜爱。克拉克对这些圆舞曲的演奏法提出警告说:「不沉着的演奏家,经常忽视了萧邦的低音。虽然低音对圆舞曲亦具有某种意义,不过也非绝对性的,当然,粗暴的敲打亦无必要。要注意到基础的音,而从属的和声应该弹轻些,圆舞曲的Rubato并不需要像马祖卡舞曲般地强烈。
前奏曲 Prelude
萧邦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作品28﹞全由不同性格、形式和性质的二十四首乐曲组成,从C大调到b小调,以相异的二十四个大小调作曲,其排列为五度循环。﹝如第一至四曲分别为C→a→G→e等调性﹞每一曲若从全体的构成看来,都保持了相互间调和的关系,而音乐的乐念却不会有长一行短一行的现象。所以虽然每一曲看来都有片段的姿态,其实乐曲的内容却非片段的、未完成的东西,或许应该说它是完全地是完成了的作品,是经过磨炼的、选择的小品。
各曲以一个短小的乐念为中心而构成的比较多。但是乐念并不是只做单纯的反复而已,这是依萧邦的感情做惊人的发展,并不做演奏技巧的展开。
此外,除了作品28的二十四首,萧邦另外单独发表了一首作品45的升c小调前奏曲。萧邦主要是因为除「前奏曲」别无适当的标题,才以此名来发表。事实上,这首曲子比作品28的任何一首都还要像前奏曲。从内容来说,称它是即兴曲也很适当,这是由于此曲有巧妙的转调之故。
练习曲 Etude
萧邦共有二十七首练习曲,包括作品10的十二首、作品25的十二首,及没有作品编号的三首新练习曲。据说那三首没有编号的,是萧邦的所有练习曲中,最不好的作品──话虽如此,但也非完全没有趣味的作品,它们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练习曲一般指为了磨炼演奏技巧而作的乐曲。而萧邦的这些作品,除了具有演奏技巧上的练习困难之外,也是为旋律、和声、节奏、以及情绪表现的练习曲。这便是他的练习曲之特异性了。这些乐曲不只是指法的练习,同时也是优异的音乐艺术作品。
对于萧邦练习曲的内容及价值,尼克斯曾说了如下中肯的话:「不论是从审美的观点,或是技巧观点来看,萧邦的练习曲比起任何作曲家的同类作品,绝无逊色。如果不认为断定它是好作品是坏事的话,那么这些作品的优异性,对我们来说实在可以用『无比』两个字来形容。若与萧邦的其它作品比较的话,这些作品最显著的特色是,健康新鲜而又强壮。即是像浸浴在梦中所见的哀调之中,萧邦相当多的作品,特别是夜曲,也很难看到软弱无力、疾病呻吟的情绪。在练习曲中出现的特征是多样性的,有的有显著的美的要素,有的有技巧上的目的,更有少部分是平衡了这两要素。这些乐曲中绝不欠缺什么,这是萧邦的方法与手段,他的钢琴语汇的结晶。亦即,被拓广的和弦、拉长的琶音、半音阶的进行,对立节奏之同时结合等──实在是不欠缺任何要素。」
即兴曲 Impromptu
萧邦一共写了四首即兴曲。在这些小曲中我们将可以看出萧邦所发挥的天才。「即兴曲」一词,一般是指作曲家未经事先预备而临时作成的乐曲,也可能是一时灵感的创作。不过,萧邦的情形却非常地自然,相当自由,但也不是无规则的发展,而是有着明显统一性的作品。因此哈聂卡说:「萧邦的即兴曲,是在自由性之中,有着一贯的形式。看起来像是自由、独特,却可以感觉到构成上的严密。」
萧邦的四首即兴曲以第一首的降A大调与因「幻想」即兴曲而出名的升c小调作品66遗作最为脍炙人口,这两首作品之演奏能被称为是上乘的还不多。因为内容深奥,真正地富于幻想,彻底地具备了即兴要素的是第二首升F大调,这也是萧邦全作品中最优秀的一首。第三首降G大调作品51虽然很少被演奏,却隐着蛊惑的内在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30 18:33:0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