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岛六弦聊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43|回复: 36

巴赫资料收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21 0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对于音乐研究的不深,但是自从学习吉他以后,发现大家对巴赫都比较感冒,于是从别的论坛收集一下巴赫的资料,供大家参考参考,如下: 巴赫(Bach Johnnsebastian 1685-1750) 巴赫(Bach Johnnsebastian 1685-1750)德国人。1685年生于埃森纳赫,自幼随父学小提琴。十岁时父母去世后,随兄一起生活,并开始学习键盘乐器和管风琴。1700年在吕内堡的圣密歇尔教堂唱诗班任歌手,并从师于伯姆拿。1703-1708年在阿恩斯塔德、廖尔豪逊任教堂管风琴师。1708年在魏玛,任宫廷管风琴师,1714年升为乐长。1723年到莱比锡,任圣多马斯教堂管风琴师和宫廷乐长。1749年双盲失明,且身体明显衰退。1750年7月28日在莱比锡因中风去世。他的作品极为丰富,除歌剧未涉及外,有各种体裁的作品。他是巴洛克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西洋音乐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   巴赫生前默默无闻,发表作品极少。去世五十多年后,经门德尔松竭力推崇,开始受后人重视。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1 09: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之美]——巴赫 《音乐的〈旧约全书〉》 范乃信 (出自《音乐周报》) 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是一套家喻户晓的钢琴曲,它由《前奏曲与赋格曲》连缀构成,两集共48首。第一集先后完成于1722年,第二集则由巴赫于1740年左右在莱比锡汇编而成。每一集都包含有24首大小调的《前奏曲与赋格曲》。这套在音乐上千姿百态、令人叫绝的曲集,由于体现了巴赫对于完善平均律理论的成功实践,奠定了大小调音乐体系的基础。因此,该作一直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全书(新约全书自然是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是音乐研究的经典范本,是每一位爱乐者心中的圣经。此外,由于曲集中的大部分乐曲,对演奏都有特定的技术要求,因此,它也是解决键盘技术问题的最好教材。 平均律现代律制中最为广泛采用的律制。它的理论是,在一个八度音程内,平均分配十二个半音。由于音的平均分配,相邻音程的谐和纯度会受到一点损失(因为纯律律制的音程关系不是等分的)。但是,这种律制的等分,却使每一个音都获取了最大程度的自由。所有十二个音,都有可能在不同的调性中,充当主音、属音、下属音等等不同角色。这样,从一个调性到另一个调性的转换,更为自由,音乐的表现力也更为丰富。在此之前,音乐多用纯律律制,由于音程的非等分关系的排列,导致了调性转移的不便。因此,当时的欧洲音乐大多都建立在七种教会调式基础之上。一旦音乐的调性确定后,调的变化更多的是仰仗调式而非调性。随着平均律的出现,不仅解决了转调不便的障碍,而且还建立了由大小调取代七种古老教会调式的近代调式体系。从而,为新时期(古典音乐时期)的到来,开启了通向繁荣的大门。 《平均律钢琴曲集》的创作是这样安排的。从C到B的十二个音分别是十二个调性,每个调性又都包含两个调式,大调和小调。这样,调性和调式的总和共24个。巴赫为每一个调都写了一首前奏曲和一首赋格曲,因此,两集共48首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便诞生了。 前奏曲(Prelude),音乐体裁名称。它可能是作为音乐戏剧开幕前的序奏音乐,也可能是一套钢琴小曲的总称(如肖邦、德彪西等人的前奏曲),偶尔也会成为单独音乐作品的名称(如李斯特的交响诗便冠以“前奏曲”之名)。在这里,前奏曲是名副其实的位于赋格曲之前的乐曲。除了它们具有各自擅长的动听之感以外,尤其重要的,是它们所体现出的主调思维,体现的是主调音乐的风格。所谓主调音乐,就是以和声作为音乐构成的基础,支持一条主要的旋律。主调音乐的情感表达比较明确,它有清晰的旋律和色彩丰富的和声,更容易被理解。它与使用多条旋律交织构成的复调音乐,有着根本的不同。随着《平均律钢琴曲集》的诞生,欧洲的音乐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音乐风格开始从较理性和较难理解的复调音乐向更为浪漫的主调音乐进化,从而成为大家目前最习以为常的音乐风格。《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24首前奏曲,虽然篇幅都不大,却让人叹为观止。例如,开篇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我们听不到任何旋律的歌唱,音乐是由安详的和声开始:平静的十六分音符,仿佛缓缓的在倾诉着什么......在这样圣洁音场的感召下,十九世纪的法国作曲家古诺,为它倾情配上了一条同样动听的旋律,这便诞生了脍炙人口的《圣母颂》一曲。巴赫不仅赋予了所有前奏曲以独特的艺术品质,而且针对手指训练,有目的地使之成为键盘学习的教材。这些是最早、也是最好的钢琴练习曲,至今仍是全世界琴童乃至钢琴大师的必弹曲目。这不由常使人想起《唐宋诗词》或《古文观止》一类的中国古籍,文字简洁、意境深远。既是艺术欣赏的经典,也是练笔作文的范本。 赋格曲(Fuga)可谓是人类智力在音乐领域最为严峻、最富于挑战性的创作形式,它是复调音乐的最高表现形式,既难于理解又难于创作。多个声部的思维,多条旋律的交织,复杂如数学般的对位法,和谐而犹如天界的声音,仿佛是上帝的音乐。在这样的音乐面前,我们崇敬创作它们的所有音乐大师。因为大师们的天才,我们才得以领略这些并非激情澎湃,但智慧理性的音乐。聆听赋格,要会用耳朵与音乐捉迷藏:赋格主题穿行于各个声部间,对位的声部会将它们藏匿起来。不论这些主题如何变化,如何在不同的调性中穿梭,我们的耳朵都要追寻并找到这些主题。其实,这也是欣赏古典音乐的主要秘诀,用头脑和智慧听音乐。虽然有点累,但很有趣。 《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可以称得上是单主题赋格的百科全书。从二声部到五声部的赋格应有尽有,其中不乏各种有趣的对位法和音乐的趣味性,这是独一无二的钢琴赋格大全。你若是想了解巴洛克时代的复调音乐,这是最方便的途径。你甚至可以仅仅就在钢琴的键盘上,去贴近深邃的巴赫,去感受那些流动的线条。 巴赫是上帝之子,他所有的音乐,不管是宗教音乐,还是世俗音乐,都是向上帝的奉献。因此,将这套《平均律钢琴曲集》奉为“旧约全书”,一点也不足为奇。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1 09: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洛克时期谈巴赫[转载] 什么是“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是一个时期的简称,这个时期通常是指从1600年到1750年之间这150年的范围。这个时期内产生的音乐作品,习惯上便称之为“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源于葡萄牙语,意思是形态不够圆或不完美的珍珠,而且最初是建筑领域的术语,后来才逐渐用于艺术和音乐领域。这一时期的建筑特点是有各种精致而华丽的装饰,表现在音乐旋律特点为:乐句长度不一,气息较长,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旋律都空前地华丽复杂,有相当多的装饰音和模进音型。 通奏低音(thoroughbass), 又称作数字低音(figured bass)巴洛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在键盘乐器(通常为古钢琴)的乐谱低音声部写上明确的音,并标以说明其上方和声的数字(如数字6表示该音上方应有它的六度音和三度音)。演奏者根据这种提示奏出低音与和声,而该和弦各音的排列以及织体由演奏者自行选择。 巴赫( johann sebastion bash)生于1685~1750 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莎士比亚和米开朗基罗比肩站立与西方文明之巅。 舒曼说:“巴赫之于音乐正如创教者之于宗教。” 高尔基说:“如果像山峦一样列举大作曲家们的名字,那么位于其顶峰的无疑是巴赫。” 有足够多的作家和批评家用足够多的最高形容词来评价巴赫。 他们说他的管风琴音乐将科学与诗歌、技术与情感、精湛技巧和高贵思想融为一体。他以全部的音乐生命和才华致力与达到超乎人类之上的境界。他们宣称,他以自己精神的激情和博爱使过去的复音音乐充满活力,他是巴洛克音乐的颠峰人物,艺术史上的巨人。他将自己触及到的一切发展到极致,对作曲技巧的掌握无与伦比。贝多芬第一次看到巴赫的作品时,惊呼道:“他不是小溪(德文巴赫是小溪的意思),是大海。” 这位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巨人,其创作包罗万象,作品博大精深,浩如烟海,除歌剧外无不涉猎,尤以赋格(fugue)作品堪称复调技术的总结性精品。他对自己有一个相当简单的解释:“我努力工作”。而且事实如此。 巴赫各种体裁的音乐都有世界著名的乐曲。《b小调弥撒曲》是巴赫的杰作,是他作为一名虔诚的路德派教徒为他的天主教徒君主萨克逊帝侯所作。在管弦乐舞台上,最常演奏的作品是他的四首管弦乐组曲和著名的《勃兰登堡协奏曲》。他也创作了许多其他的协奏曲,有些为独奏乐器与管弦乐团而做,有些为管弦乐团和一组乐器组合而做(即为大协奏曲)。在器乐领域,他的《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及古组曲》和《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弦乐独奏作品中的佼佼者。 他的技术和启示经莫扎特和海顿发扬光大,又由贝多芬加以扩展,为一代时代开辟了新的空间。 行家们将巴赫的音乐生涯分为3个时期,分别以他居住的地点划分。他的第一个创造期开始于在魏玛9年的生活。在那里他被公认为最好的管风琴师,写作了大部分管风琴作品。第二个时期是他主要的器乐曲创作阶段,从1717——1723年在科登为里奥波德亲王担任乐长期间,写下了12首小提琴杰作,同时创作了《勃兰登堡协奏曲》,管弦乐组曲以及键盘乐作品。最后一个时期是在莱比锡,从1723——1750年,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部分出色的圣咏音乐:经文歌、清唱剧、受难曲、神剧及《b小调弥撒曲》。他逝世与此,双目失明。无论如何,没有人告诉魏玛、科登和莱比锡的人们,这位管风琴师和清唱剧作家将成为全人类屈指可数的卓越艺术家之一。所以,在他死后他们把他葬在教堂外的墓地里。 最后,我伴着老柴的《天鹅湖》之 《序曲》(scene),狠狠地敲下了最后几个字。所谓“狠狠地”不知是因为巴赫的不平,还是为自己竟然用幼稚的笔触来书写神一样的巴赫,或许是因为沸腾的音乐使我心潮澎湃?!不论怎么说,巴赫是大海,只有大海最知道巴赫。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1 09: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名人谈巴赫 “巴赫就是巴赫,就像上帝就是上帝一样。”              —柏辽兹 “音乐归功于巴赫的东西,就像宗教归功于创教者的一样多。”       —舒曼 “如果巴赫时代以来所有写出的音乐作品都丧失了,也可以在他奠定的基础上重建。”                                   —古诺 “研究巴赫,你将在那里找到一切。”                —勃拉姆斯 “啊,北方快乐的孩子们,你们能汲取巴赫的营养,我是多么羡慕你们。” —威尔第 “巴赫是一切时代的音乐中最伟大的奇迹!”              —瓦格纳 “他的名字不是小溪,是大海!”(Bach在德文中是小溪的意思)     —贝多芬 “在巴赫的音乐里,我听的见上帝的存在”    —卡萨尔斯(世界著名大提琴家) “巴赫用一个简单的主题,呼唤出了整个世界!”   —施威策尔(德国音乐学家) “如果像山峦一样列举伟大作曲家们的名字,那么位于其顶峰的无疑是巴赫。”                                   —高尔基 “巴赫是能给予你投资最大回报的音乐家,大师将亲自告诉你如何管理自己的财富,如何使它增长,直到有一天,突然间你会发现,你已经拥有了一个世界上任何人都夺不走的宝藏,那就是—对巴赫音乐的理解和热爱。”      —房龙(美国传记作家)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1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均律钢琴曲集 The Well Tempered Clavier BWV 846-869   这部作品被称为“键盘乐的旧约圣经”(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鸣曲被称为“新约圣经”),是巴赫给音乐艺术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十二平均律是一种把八度平均分为十二个半音,使每个半音音程之间比例保持绝对平均的调音法。这一理论在西方是1691年由萨克森风琴手威克马斯特首倡的。这部作品集就是巴赫为了指导教学和推广平均律的使用、证明其使用价值而作的,分上下两卷,分别作于1722年和1742年,每卷各包括24首前奏曲和赋格,分别建立在十二个半音的大、小调上。在此之前,键盘乐器主要按照纯音律调音。纯音律比较适合提琴等无品弦乐器,比平均律更和谐,但照搬到键盘上就会造成转调的困难,甚至升降记号较多的调性如升C大小调根本无法演奏。而平均律则可以在键盘上自由的转调。巴赫通过实践,用这本作品集证明了平均律的优越性,扩大了键盘乐器的调性适用范围。   平均律钢琴曲集》可称得上是一部音乐形象的百科全书。巴赫用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揭示出人的内心世界,他富有诗意的艺术观念,以及一个艺术家所能想的、所能看的、和所能感觉到的一切东西,都体现在其中。古今音乐评论界对此作品一直赞誉有加。歌德曾在书信中谈到他欣赏《平均律钢琴曲集》的感受:“里面好像有一种永 的和谐在喃喃自语,那仿佛是世界刚被创造好不久时发自上帝胸臆的东西。”安·鲁宾斯坦说过:“不用多找,只要在《平均律钢琴曲集》中你就可以找到宗教性的、英雄气概的、忧郁的、雄伟的、哀诉的、幽默的、田园风味的、戏剧性的—各种性质的赋格曲,它们只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它们都很美……”   《平均律》二百多年来哺育了一代代钢琴家和作曲家成长,贝多芬、李斯特、肖邦、古尔德……顶尖钢琴家们都是在童年时代就熟谙此曲集,从而熟悉了演奏钢琴的基本技巧、各种调性的色彩和传达感情的方式。舒曼在《给青年音乐家的箴言》一文中写道:“让《平均律》成为你每日必食的营养吧!”《平均律》无疑是巴赫留给音乐的又一大宝贵遗产。   这里选取的是第一卷的《C大调前奏曲》,乐曲始终由三个分解和弦来构成,分三个声部。和弦在不间断的变换著,仿佛天上的云在不断流动。一百多年后,法国作曲家古诺为这首前奏曲配上了动人的旋律,这就是人们熟悉的《圣母颂》。其他各作品midi打包可下载。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1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管弦乐组曲 Orchestra Suites BWV 1066-1069   1717年至1723年巴赫在科滕工作的时期是他创作世俗音乐的巅峰时期。四首《管弦乐组曲》就是这个时期的创作。组曲是巴罗克时期流行的一种器乐演奏形式,一般由库朗特、加伏特、布雷、吉格、帕斯帕尔德等曾经流行于法德英等国舞曲舞曲组成,但后来失去了舞蹈伴奏的功能,成为一种纯粹的听觉艺术形式。   巴赫的这四首组曲,显示了当时流行于欧洲的法国式庄重、典雅的乐风,其中有一些舞曲后来广为流传,例如第三管弦乐组曲中的一首咏叹调由19世纪德国小提琴家威尔海姆改编后,只在小提琴G弦上演奏,即G弦上的咏叹调。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1 0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赫 (1685-1750)德国最伟大的古典作曲家之一,又是管风琴演奏家。他生于爱森那赫市一个音乐世家,十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但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他笃信宗教,把路德派新教的众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响构思的核心,但他又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这使他的宗教作品明显的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其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密,感情内在,富于哲理性和逻辑性。主要作品有: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若干部宗教《受难曲》、《弥撒曲》等,其中代表性的作品为大型声乐套曲《马太·受淮曲》、《约翰·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宗教改革运动康塔塔》、《农民康塔塔》、《咖啡康塔塔》;器乐作品《布朗登堡协奏曲》六首、《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两集、《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意大利协奏曲》、《赋格的艺术》一集、《音乐的奉献》一集、《无伴奏小提琴组曲与奏鸣曲》六首等。但由于当时种种社会原因,巴赫的创作才能未得到应有的尊重,直到十九世纪中叶,经门德尔松等人的大力推荐,他的作品才得到大量出版和演奏。巴赫的作品对近代西洋音乐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在西欧他有"音乐之父"和"不可超越的大师"的荣称。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1 0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赫的纯音乐分析 在长假期间,我再一次进入巴赫。他的三百余首众赞歌无疑是初学和声的绝好材料,巴赫在此把他的和声引入了规范的传统和声体系,我在80年代外文书店购得此书,当时公家也敢盗版(还有肖斯塔科维齐的《24首前奏曲与赋格》。平均律则把他一切和声与复调对位理论上的可能性付诸实践,那些和声至今仍让所有的最前卫的摇滚乐手痴迷不已。平均律我用烂过五套,每套都密密麻麻地作了记号分析:一套标和声调性,一套标自己的钢琴指法。我可以常年不见外人,足不出户,只要有键盘、吉他、巴赫的平均律。我使用MIDI键盘,外加好的MIDI音源,调成harpsichord的音色(其实用什么音色这类感官的东西不是很重要)。 不管是对平均律分析和声还是研究编排指法,都是一件其乐无穷的事。这里面大部分作品都有三个优点好处: 1是旋律不够优美、2是没有多少感情,更没有多少“高潮”,3是不炫耀指技。 一旦作品旋律很优美、充满了感情、或手指快速如飞,那就完了。因为这样以来,你一旦练好了这样的作品,就立即会有一种冲动,那就是表演给人看、给人听----这就如同伸出了讨饭的手(一个朋友总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当然这样骂人不好)。而巴赫的平均律不会这样。它无须使人交际:即使下围棋也要交际,因为你要找一个对手。能和巴赫的这类音乐相媲美的,就是纯数学、数论。这种音乐和数学一样逻辑严密(只要把一首赋格用键盘“推导”两边,就可以记住,可以“复盘”),和数论一样,不仅是科学,也是优美无比的艺术(抽象的优美,想想伽罗华的群论)。这种东西自然会使你长时间不出门也不感到孤独。 巴赫本人也一定和陈景润一样,除了迷在他的头脑里以外,其他方面一定是个“傻子”“呆子”。陈景润走路撞到一棵树上,连忙说“对不起”。巴赫的朋友们帮巴赫料理他老婆的后世,问他一些事,他边弹琴边说“问我老婆去吧”---这是我小时听作曲家邵广深说的故事。如果他不傻不呆,哪有时间专心致志研究。当入侵军队的士兵冲入阿基米德的房间,他正在地上证明一道数学题,死到临头,还说,让我算完再说,不要挡住我的光线。 当有学生问欧几里德,你教的东西有什么用时,欧几里德从兜里掏出几个铜板给这位学生说,你可以走了。 人们想在巴赫无数的数学证明般严谨而有趣的赋格中找出一个漏洞,结果都是失败。这种音乐和纯数学一样,可以是人类心智的自由创造,但创造她的逻辑却是客观严谨的。创造出的产物可以无比的严谨、优美并可以同时兼具高度的独创性和洞察力。 初学吉他的学生,会对吉他上的许多“特殊奏法”很感兴趣“,如小鼓奏法、泛音奏法,等等,其实这些表面上花里胡哨的东西一会儿就可以学会,然后兴趣很快就会降温。接着又会对轮指、音色变化等等东西感兴趣。而这些东西并不高深,学会了意思也不大。 小孩子会对1个苹果、2个梨感兴趣,大了以后会知道抽象的数字也满有意思。能领会无具体所指的抽象数字是人类的一次智力飞跃。进一步的抽象,是用字母表示数,(如问题:一绳测井深,单股长出a尺,双折短出b尺,问井有多深,绳有多长?)。更进一步的抽象,是群论和抽象代数,甚至用字母表示运算、表示方程、表示一个命题。 真正专业的作曲大师必会对抽象结构感兴趣。只有天才才能意识到他对面坐的是一个天才,而天才一个世纪也没几个。所以天才是由隔代天才来欣赏的。一个智商只有80的人会认为对面智商200的人的智商才有20,还会动不动教训他一顿。 伽罗华不到30岁就在和政敌的决斗中被刺死。他的群论论文给柯西也看不懂,还被当垃圾揉成一团扔进纸篓。他考学时他认为主考官问了他一个愚蠢的问题,竟然气得一拳打在考官的脸上。不食人间烟火,可以忘了吃饭和睡觉,这就是真正的天才。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1 0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赫:一颗不断穿越的音乐灵魂 丁丁儿 -------------------------------------------------------------------------------- 毫无疑问,近代的欧洲始终对德国的音乐领域怀有深深的怀疑态度,认为他们的音乐创作与“野蛮人”的并无不同。这一状况直到亨德尔和约·塞·巴赫的出现才得以改变。前者成为歌剧创作的先驱者,而后者,则把宗教音乐艺术推向了一个完美的境地。在近二百年的时光里,巴赫家族出现了许多位音乐家,他们自己家庭内部的聚会就够得上是大型音乐会的水平与标准了。至今,一些家庭成员最杰出的音乐作品还被小心翼翼地保留在后裔手中。生长在这样的音乐世家里,巴赫从小就表现出了对音乐的强烈热爱。他的父亲亲自为他上音乐启蒙课,并教他小提琴。可惜在小巴赫十岁时,父母的去世使他成了孤儿。他由长兄抚养,还进入奥尔德鲁公学学习。但是随着他对音乐的兴趣和领悟力的日益提高,他越来越不满足兄长那种手艺匠式的教学;而他总是没完没了的提问也使哥哥深为恼火。据说他哥哥藏有当时最著名的罗格尔、凯尔、帕赫尔贝尔等人作品的手抄谱,小巴赫几次想看这些谱子却遭到无情的拒绝。但他还是设法把谱子弄到了手,每天晚上借着月光偷偷抄录下来。巴赫毕生都在抄录大师的作品,他晚年的不幸失明也许在他童年月光下孤独而喜悦地与大师作品为伴时就埋下了伏笔。他与这些大师亲密的共抒胸怀,并虔诚地学习他们的学识,使自己的水平超过了他们。 十五岁时巴赫离开了已经有五个孩子的哥哥,以优异成绩进入神学校学习,并于1702年毕业。在此期间,他除了要靠上街卖唱赚取一些微薄的生活费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用于钻研古代德国和意大利音乐家的手稿,大大开拓了音乐视野。他抓住一切机会聆听大师的演奏,并向他们请教。后来,当有人问起巴赫他的艺术是怎样达到如此完美的境界时,他简单而严肃的回答道:“这是由于我下过一番苦功,如果谁像我这样下一番苦功,他也会达到同样的境地。” 毕业后的巴赫曾在几个教堂里担任小提琴师、管风琴师,直到1732年被任命为莱比锡圣-托马斯学校的乐长。就在那,巴赫创作了气势宏伟的大合唱曲,并度过了自己的余生。巴赫性格善良,笃信宗教,他把对宗教的信仰和对音乐的热爱融为一体。尽管他迫于生计的职务经历曾经让他感觉劳累和屈辱(例如有一次他为了去听德国著名音乐家狄特里赫·布克斯特胡德的音乐会,惹得上司大为恼怒,甚而对他进行了严厉粗暴的审问和斥责),狭隘的德国市侩们也对巴赫的创作品头论足,认为他的创造性的热情破坏了宗教音乐惯有的规范,但巴赫作为管风琴师的盛名还是传遍了整个德国,即使他的对手(像沙伊贝等)也不能不承认他演奏技巧的炉火纯青。然而,巴赫作为演奏家愈是受到人们的赞扬,作为作曲家则愈是引起争议。同样还是沙伊贝,他激烈的指责巴赫的音乐不恬美、不自然,浮夸,晦涩难懂。当巴赫的《赋格的艺术》一书由他的儿子埃麦纽埃尔出版时,一共只售出三十本,他一气之下把印刷木刻版论斤卖掉了。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他令人忧伤的逐渐失明了。1750年,这位年迈的大师默默死去。    巴赫一生勤奋谦虚,始终创作不辍。然而他生前却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赢得应有的尊敬。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非但没有出版,也得不到世人的理解。所谓“伟大的巴赫”倒是指他的儿子埃麦纽埃尔·巴赫。在老巴赫死后多年,他的作品才在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惊赞中引起人们的逐渐注意。随着时光流逝,人们在他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中(虽然大部分已散佚)发现了他的淳朴热情,他的卓越才华和惊人的毅力。他的作品包括管风琴音乐、钢琴音乐和用于各种乐器的奏鸣曲和协奏曲,表现了当时德国市民的生活,表现了不向卑俗生活屈服的崇高信念,他以坚强的意志和自我牺牲的精神维护人的尊严的人文主义思想。他在钢琴音乐方面尤具匠心,《平均律钢琴曲集》推动了现代意义上的钢琴作曲法的产生,其中充满了饱含魅力、激动人心、气势磅礴的篇章。而现在几乎无人不晓的《G弦上的咏叹调》,更是来自于他的《D大调第三管弦乐》组曲第二乐章。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由于年代相隔太久,巴赫的音乐确实不太容易理解,因此他的大部分乐器作品往往被人们当作是练习曲或技术教程。然而,在巴赫身上贯穿着几个世纪以来相对立的各种倾向,他给予总结、发扬、承上而启下。他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演奏上杰出的技能,而在于他对和谐形式的高度敏感和他那火热的内心世界。在他身后,贝多芬和瓦格纳得益于他的开辟而终于创作出深刻、有力的作品。 生前缺乏知音的巴赫在死后的两个世纪里终于得到了人们的承认、尊敬和景仰。他那纯朴天真的灵感,对于音乐色彩、生动细小的细节和详尽复杂整体的爱好为今天的巴赫迷们提供了广阔的心灵休憩空间。作为巴洛克时代的伟大音乐家代表,巴赫生前如此寂寞,死后却终获辉煌。他的灵魂穿越时空来到我们身边,音乐会上,常常能看到那些一边倾听巴赫一边热泪盈眶的人们。 原文2000年3月17日发表于西祠胡同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1 0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赫的怀抱 马慧元 --------------------------------------------------------------------------------   我是学理工的,恨不得一切都用理论或公式说得一清二楚。可我走近巴赫时,这种信念突然坍塌了。世界真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吗?曾在古生物馆面对化石伫立良久,我看到生命以逼人的朴素和近于冷漠的简洁倾诉着往日辉煌。飘泊一世的生命,归宿于斯。此时,我心中渐渐升起一种宗教感,或者说,是对家园的体验。也许,我以前一直生活在虚无里,遇到巴赫时,音乐终于让我摸到了实在。真正的世界原来是被另一种秩序和力量主宰的,不信,听一听巴赫。   1889年,一个拉琴的十三岁男孩在巴塞罗那一家商店里发现了一捆残破的乐谱,那就是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于是,接下来的十二年,他用来钻研它们,直到将其完整地搬上舞台。他几乎一辈子在拉巴赫,并且常在钢琴上弹奏巴赫,当作晨祷。大提琴家卡萨尔斯和巴赫组曲的故事,简直有种宿命的色彩。   卡萨尔斯的琴声那样清癯、拙朴,象一阵粗砺的风,根本不在意我是否会爱上他。开始,我是以顽强的忍耐来听的。对着乐谱听了几遍,忍耐就变成了渴望。我喜欢卡萨尔斯空谷足音般的重音。“象一颗星”。 他自己说。那变化多端的音色以最朴素真挚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想象出这样一个天才在这本乐谱里倾注了一生的虔诚与求索,那音乐中该含有多么丰厚的意蕴,埋藏了多少种质地的深情啊。如萨拉班德舞曲中高贵的缠绵,还有前奏曲中被温柔敦厚包裹住的激越,比浪漫派的放浪形骸更让人牵挂。更重要的是,这音乐听上去以平淡自居,却饱含着凡人难有的信念,在宽阔的时空里走出了一条坚实的路,无视尘世盛衰。巴赫不想证明什么,每首曲子就是一个宁静、自足的生命,由生到死,简简单单走远;也不想满足我们渲泄的渴望,但在这琴声里,欲望如盐粒般撒进思想的大海,融化了。站起身,两手插在裤袋里,我在音乐中呆呆地望着窗外。下面,是气喘嘘嘘的都市,上方,是没有表情的天空。中间的世界,就是大提琴巨大的胸腔,用体温暖和着冰冷的天空和水泥森林。一个冬天,我几乎每天都这么听一会儿大提琴无伴奏组曲。   最近,我常把萧邦和巴赫放在一起听,先听那个飘泊的波兰人。他让我想起惊鸿,想起月夜,想起风。然后巴赫就给我一种回家的感觉——养大二十个孩子的胸怀,不能被我们当作家吗?面对那编了一千多号的巨册,谁敢自诩是他的知音?然而在巴赫的目光下,我没有勇气说“不懂”。清晨见到阳光穿过树叶,我常觉得它变幻莫测,每天都有不同的色泽,有时带着夏季的咸味儿,有时如同清澄和谐的音乐,有时让我想起童年情景,但无论如何,阳光平易而可亲。巴赫的音乐就是彼岸这样一个简单、真实的世界,教我们对阳光和空气怀着深深的珍惜和感激。在冲动和静思之间,人性触摸到了神性温暖的怀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吉他岛六弦聊斋 |人工智能

GMT+8, 2024-11-27 08:24 , Processed in 0.0608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