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岛六弦聊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06|回复: 1

节拍器上的速度术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1 2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节拍器(Metronome)由德国人Johannes N.Maelzel发明於1816年,1817年贝多芬率先采用它来标明作品的速度(即交响曲1~8号),在节拍器的中央标有一排速度术语,左右两侧标有数字,对应着每个速度术语相应的速度(即一分钟多少拍)。 如:Larghetto的速度是一分钟60拍。 节拍器上速度术语都是意大利文,按照国内一般的翻译,译名都有个“板”字,比如Andante是行板,Moderato是中板,Allegro是快板等等……. 我个人认为,也许是受到中国传统音乐名词的影响,给这些术语的译名都用了“板”字,不过这些意大利文的原意和在音乐上的中文译名,意思可大不相同,比如Andante(行板)的意大利文原意是步行的、流动的;Moderato(中板)的原意是温和的、有节制的;Allegro(快板)的原意是愉快的、活泼的。 其实节拍器上的数字只是一个参考,并非要求演奏者一定要达到节拍器上标记数字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弹奏Allegro的作品时,要表现愉快活泼的感觉,而不一定是一分钟132拍的速度。所以有些作品标记的速度术语,若是按照节拍器的数字,根本不可能达到;有些作品若按照节拍器上的要求,和唱片录音比较起来,则显得太慢。 自从国家主义或民族主义抬头后,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喜欢用本国的语言作为乐谱上的标记,尤其是表情术语,而速度术语大多还是维持使用意大利文的习惯,但也有例外。有些现代作曲家甚至会将速度术语和每分钟要求的拍数同时写在乐谱上。 我认为在处理20世纪以前的音乐时,不能不深入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即速度术语本身的含义,而不只是节拍器上的数字,尤其是在1816年以前的音乐,因为那时乐谱上早已有了速度术语,可节拍器还没问世呢,所以当我们在聆听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时,同一部作品可能每个录音版本的速度都不同,而且相去甚远。 为了方便朋友们参考,我制作了一张表格,将节拍器上的速度术语做了整理,除了Animato(生气勃勃的,有精神的)和Maestoso(庄严的,雄伟的)这两个术语没有类似“板”字的译名,其余都收入在这份表格当中了。 200751120263435037.jpg
发表于 2007-6-15 2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你对节拍器在教学使用方面有哪些你认为好的经验做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吉他岛六弦聊斋 |人工智能

GMT+8, 2024-12-1 13:58 , Processed in 0.03168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