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岛六弦聊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31|回复: 1

[推荐]中国著名吉他教育家朱伟先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4 0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朱伟先生的文章 童年• 少年•青年 我出生于江南水乡—江苏太仓,自小受母亲影响喜爱音乐,随母学习过竹笛与箫等乐器,音乐不知不觉地熏陶着我的心灵。1981年有了第一把吉他,那时我还是一名初二的学生,和许多男孩一样都有二个爱好:一、足球;二、吉他。当时我对足球的痴迷远胜于对吉他的爱好,梦想有一天能够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冲击世界杯。18岁的时候一不小心成了近视眼,戴上了眼镜,梦想也就随之破灭。 刚开始对吉他开始并不怎么投入,但也十分喜爱,一直坚持着,在足球梦破灭之后我重点就转向了吉他,当时主要还是弹唱一类的,如《阿西门的街》、《军港之夜》及《童年》等当时比较流行的曲目。直到1986年偶尔在电台听到一首古典吉他名典《爱的罗曼斯》,马上被优美的旋律、美妙的和声深深吸引,就有了要学好古典吉他的想法。当时国内古典吉他教材只有一本《卡尔卡西古典吉他教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按部就班、极其认真地自学这本教材,并和同行一起交流切磋,在交流中能吸收同行的优点并能掌握,在同行中是十分难得的。 19岁在工人文化宫担任吉他老师。这段时间内开始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陈志先生的“古典吉他讲座”,使我对古典吉他有了新的认识,接受了新的理念。并听到了 “耶佩斯、塞戈维亚、威廉斯”等世界级大师的演奏录音,从而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懂得了古典吉他的生命在于音色,演奏首先要表达的是音乐,而后才是吉他。 吉他之友•幼儿吉他启蒙•儿童吉他启蒙 91年我在上海看到了中国第一本吉他杂志《吉他之友》,如获至宝。心想:什么时候我也能在这本吉他杂志里发表文章。经过两年“艰苦”的写稿、投稿,终于感动了编辑部,发表了我的处女作“浅谈学习音色的体会及指甲修整”。并得到责任编辑吴志浩先生的赏识和培养。其间,经吴老师的介绍,有幸得到了上海吉他名家马志敏先生的指点和帮助,深感琴外功夫的重要性。 鉴于国内吉他整体水平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认为中国吉他的提高重点应放在儿童这一 块,认定形势,花了将近四年的时间终于定稿《幼儿吉他教学十二课》,并在97—98年的《吉 他之友》杂志上连续发表,之后又用了一年的时间再次整理修改,通过吴老师的推荐于9 年5月在上海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国内第一本儿童吉他教材《幼儿吉他启蒙教程》由此诞 生,并于99年6月8日在上海召开该书首发式,上海六大媒体都有报道。 在短短的两年,《幼儿吉他启蒙教程》达三版之后,责任编辑范慧英老师便和我商量能否将该书重新修改整理,争取写出“吉他上的汤普逊教材”, 跟国际化接轨。 通过三年的修改整理,《儿童吉他启蒙》终于定稿,并特请苏州的美术老师配上了儿童喜爱的卡通画,变“文字解说”为“卡通图文”,变“抽象概念”为“形象思维”,增加了儿童学习吉他的兴趣,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于2004年4月出版。 老师• 我•学生 •在学琴过程中先后得到了陈志教授、中国第一位吉他国际评委范慧英女士、音乐评论家方立平先生、吉他名家马志敏先生的指点和帮助,教学和演奏水平日趋成熟。 •98年5月应邀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吉他专场演奏会,八名八龄童的齐奏赢得同行的阵阵喝彩。 •99年5月于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幼儿吉他启蒙教程》。 •2001年5月于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通俗吉他小品集》。 •2001年11月学生应邀参加上海市第三届学生艺术节(五年一次)首届《柏斯杯》大中小学生吉他比赛,陈飞荣获古典独奏少儿组第一名。 •2002年1月学生陈飞、胡暮寒参加上海市第三届学生艺术节闭幕式“新世纪的太阳”专场演出。 •2002年学生陈飞、胡暮寒为《通俗吉他小品集》录制CD。 •2002年学生陈飞、胡暮寒为《中国吉他》录制CD。 •2002年学生陈飞参加“第五届全国吉他艺术夏令营(教学成果展演及比赛)”荣获第一名。同时本人荣获大赛唯一奖项“优秀教学奖”。 •2003年为纪念人民音乐家贺绿汀诞辰一百周年举行的“百年杯”2003年中国风格吉他作品创作与演奏全国邀请赛中,陈飞荣获少儿古典吉他独奏第一名。本人荣获大赛“古典吉他教学园丁奖”。 •2003年由于在儿童吉他教育方面的表现,被载入中国吉他界名人录
发表于 2007-1-27 1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他的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吉他岛六弦聊斋 |人工智能

GMT+8, 2024-11-28 16:43 , Processed in 0.0326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