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岛六弦聊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3|回复: 0

广州免费艺术讲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3 1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费邓洪教授艺术讲座--------妙不可言与音乐表现 时间:2006.4.4(周二)晚7:00 地点:省人民医院主体楼四楼多功能厅(东川路,地铁烈士陵园出口,公交车站烈士陵园站或中山医站均可) 有意参加讲座的朋友可以打电话 88324601 免费索取入场券。 以下是费邓洪教授的一些资料: --------------------- 费邓洪是广东当代文艺研究所研究员、音乐研究室主任,六所高校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198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音乐学系获硕士学位。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长、星海音乐学院前任院长赵宋光教授在费邓洪专著《弦外之音——隐内容初探》序中谈到:“费邓洪是郭乃安先生的高足。郭先生是我国音乐美学界在二十世纪前半叶成长起来继而在后半叶持续影响学界数代人的少数音乐思想精英之一。先生对音乐艺术本质的深邃洞察,对古今中外艺术现象的广阔视野,给予费邓洪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费邓洪何以能面对世纪末愈益浮躁的学界风气的侵袭而依然执着于音乐美学深层原理的探究,并将音乐心理学的微观剖析与青少年音乐教育的实践创新结合起来,我想是跟郭先生对他的指引分不开的。费邓洪的系列论文,显示出他对音乐美学根本问题的思考颇具深度,在后起的一代音乐美学研究者中显得独特而突出。”   一本仅有192页的《弦外之音——隐内容初探》将费邓洪十多年音乐美学研究成果合成专著,一经获得便爱不释手,从中可见其对音乐美学研究的特点:   费邓洪的文章有一种深、广、精、美的品位。从事艺术的人往往都十分感性,而从事艺术理论研究的人则需要有很强的逻辑力量作为其骨架的支撑;但理论的论证又需要有感性材料作为其血肉的包裹,以大量的事实去证实和证伪。他说,研究艺术要既能“进得去”,又能“出得来”。即:一方面要有非常发达的感性活力,能对艺术有异常深入、细致的体验和体悟,甚至陶醉、颠狂于其中;另一方面又要有十分严谨的理性思维,能冷静、客观、理智地给艺术以高屋建瓴的科学式分析。只有这两方面的兼具交融和高度互动,才有可能对艺术的研究来得深刻,文章显得精彩。的确,费邓洪的论文常带给我们入木三分、沁人肺腑的艺术体验和人生感悟,同时你又看到一双深邃的眼睛,在逻辑的海洋里闪烁——费邓洪,一个感性和理性、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同时并进的学者。   讲究创见和深度是费邓洪在学术上的突出特点。他的论文不以量胜,而以质取,力图使每篇论文都有新意。他常说:“要在现象的背后,找到原因的原因的原因的原因……”。他的《含蓄与弦外之音——中国文人音乐审美特色探》将中国文人音乐的美学性格发挥到了极致,该文被公认为是中国古琴美学领域甚具影响力的论文。他在《从音乐的“情感内容”到“另一种心理内容”的猜想》中所提出的颇具新意和想象力的“隐内容”之见解,被赵宋光先生评赞为:“在他律论和自律论两种传统思潮之外另辟蹊径,直指音乐美的深层奥秘……通过接二连三的质疑,把思维推向常人熟视无睹的深处。”论文在不断地证伪与证实的过程中,表现出非凡有力的逻辑思维以及对问题探讨的创见和深度。   高扬感性、直觉和灵感是费邓洪的美学研究的又一特色。他认为:艺术具有难以言传的性质,这是艺术诱人的重要原因,音乐在这点上尤甚。音乐艺术之所以难言,是因为音乐活动自始自终贯穿和保留着生动的感性形态,这形态里包涵有丰富的审美直觉和闪光的创作灵感。但艺术的感性活动又不是普通单纯的感性活动,而是积有理性内涵的、具有理性水平的感性活动。因此,他进一步指出:“音乐教师应尽量将学生引向含有理性又不止于理性的感性制高点——到了这个点上构成的高峰体验,或许会有震惊历史的乐章,唱奏‘神了’的表演,仿佛意外的灵性,鬼使神差的魔力……”   费邓洪敏感地看到:时下的一些音乐教育和音乐传播过多、过滥地使用概念、分析、抽象、因果、推断等理性手段来讲“知识”,严重抑制了学生的音乐感性活力与创造力的生长和高扬。以至不少人毕业后竟失去入学时那感性创造的虎虎生气、灵气、灵魂和生命。为此,十几年来,费邓洪用“起而行之”替代“坐而论道”,身体力行地往来于50多所高校及单位进行演讲传播。在他看来:音乐最不可言传,但又需要语言予以阐释,解决这个特殊矛盾的上乘办法是使用诗意性语言和形象化语言,因为这样的语言更感性、更朦胧、更理想、更注重美和妙、更显现灵性,进而更符合音乐不可言传的要求,故能最大限度地逼近音乐的内涵,将人导入音乐的境界,使听众的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诸心理因素在“意涵牵连”中“活”“动”起来,从而深入人心。在演讲实践中,他所持有的这一美学理念,使他每到一处的演讲几乎均激起空前的反响,听者无不为之感染。如,在绍兴文理学院的演讲时,有位教授竟四次走出门外抹泪,半年后,当费邓洪再次路过此地,远处的同学们一见他居然集体鼓起掌来……类似的小故事举不胜举。   多年的演讲实践又反过来促进了费邓洪的音乐美学理论的成熟。由他撰写的论文《感性 直觉 灵感——兼说音乐教育》被《人民音乐》刊登在2004年第八期,并荣获2004年“全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 以往讲座报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3 13:56:24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吉他岛六弦聊斋 |人工智能

GMT+8, 2024-11-28 10:53 , Processed in 0.0313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