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岛六弦聊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11|回复: 4

有關鋼琴的幾件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1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樂器之王爭霸記 有關鋼琴的幾件事(上)徐鵬博 它從61個鍵增加到88個鍵,琴弦與槌子的材質歷經多次強化,表面由木板改為鐵木結構等等……。有關於鋼琴品質的演進,是個很有趣的歷史;但是五花八門的鋼琴家,完全遮掩了樂器本身的光芒,吸引著無數愛樂者的目光。 這世上有數不清的人,沉醉在黑鍵與白鍵之間。 跨時代的發明 雖然在義大利人克里斯托福里(Cristofori)於1709年發明鋼琴之前,類似的敲擊樂器,包括大鍵琴、古鋼琴、管風琴等早已主導了整個音樂世界,但自從鋼琴一出現之後,它的前身,也就是大鍵琴,被遺棄的速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它的出現是這麼完完全全契合人類的需要。述往知來,我們也來瞧瞧這個「樂器之王」在宗教音樂轉渡為世俗音樂的轉捩點,帶給世人多大的驚喜。 一般人有「相對於大鍵琴適合對位風格,鋼琴也就較適合於主調風格」的刻板印象,假設這是個錯誤,這也算是個歷史錯誤。就是從賦格轉入奏鳴曲的那一刻,許多鍵盤樂器(clavier)演奏家都赫然發現,唯有鋼琴才能表現更清晰感性的歌唱風格、細膩而多層次的音色,與更加華麗的裝飾音;如此說來,巴哈、韓德爾(Handel)、史卡拉第(Scarlatti)等人實在是有點倒楣,因為他們終究來不及目睹這歷史性一刻的來臨。 這個當初被稱為「Piano Forte」的樂器(為了強調強音f與弱音p之間無與倫比的延展性而命名)在經過一世紀的迅速蔓延至全歐洲之後,發展出兩種不同的典型:維也納鋼琴與英國鋼琴。維也納鋼琴的特色是不需要很大的力氣,就可以表現分明的音量,清晰而精確,莫札特(Mozart)最喜歡這種聲音;英國鋼琴的琴弦比較緊,聲音較亮,但是它的觸鍵則重得多,即使如此,豐富的音色強化旋律原有的魅力,使得許多鋼琴家對它愛不釋手,愛用者之一正是莫札特的對手唂J萊門蒂(Clementi)。 它從61個鍵增加到88個鍵,琴弦與槌子的材質歷經多次強化,表面由木板改為鐵木結構等等……。有關於鋼琴品質的演進,是個很有趣的歷史;但是五花八門的鋼琴家,完全遮掩了樂器本身的光芒,吸引著無數愛樂者的目光。 各有勝場的巴哈家族 身在鋼琴雛型乍現的年代,巴哈家族(父親Johann Sebastian Bach,兩個兒子Johann Christian Bach和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三人更顯其重要性。C. P. E. Bach是腓特烈大帝的御前伴奏樂手;巴哈老爸,這位僅次於泰雷曼(Telemann),聞名於全德意志的鍵盤演奏家與作曲家,曾於1747年在腓特烈大帝面前即興作曲,話說這位君主也是個愛樂人士,他手中收藏的鋼琴少說也有十數架;而J. C. Bach則是第一位在英國境內舉行公開獨奏會的鋼琴家,三人各有擅場,但長於作曲的老爸顯然較不會消逝於歷史的記憶中。在此必須告知各位的是,巴哈對樂曲詮釋的方式恐怕會顛覆我們的原有認知:他非常注重在演奏時,自由速度(tempo rubato)所占的重要地位,因為如同節拍器的音樂是少了股靈性的,這種真理,自古皆然。 在李斯特(Lizst)舉行公開獨奏會之前,並沒有人會把演奏家的地位擺得跟紳士一樣高,他們的演奏不僅受到樂器性能、本身技巧的侷限,連複雜的人事安排都成為他們的負擔;幾乎每個器樂家都得學會作曲,而且在正式演奏會上都只演奏自己的曲子,這至少是莫札特時代的風尚。 壞脾氣的莫札特 主張有關鋼琴演奏的一切都要保持自然的莫札特,脾氣可不太好,至少不難從他的書信集裡看出他應該得罪過不少人,有關於所有不合古典主義理想典範的演奏全被他嘲笑得一無是處,甚至被攻擊得體無完膚,一點也不留餘地。但是他在克制與平衡裡所流露出的高雅與順暢風格,在他36歲英年早逝之後就銷聲匿跡,一切被克萊門蒂所取代。莫札特對他的醋勁十足,尤其是在約瑟夫皇帝面前較量過後更是如此,「……就算妳真的能夠以極快的速度彈六度和八度,得到的頂多也只是惡狠狠剁砍的效果,別的什麼也得不到。克萊門蒂是個江湖騙子,義大利人都是這樣……」莫札特有次毫不留情地向他的姐姐抱怨,但是他則無法抵擋時代的潮流,1773年出道於倫敦的克萊門蒂,是貝多芬(Beethoven)之前最搬得上檯面的技巧大師,他在速度、豐潤音色、雙音及八度顫音的使用等方面都是前所未見的,不僅作品繁複(20首交響曲、60餘首鋼琴奏鳴曲),也教育了不少英才;雖然偶爾有人會調侃他是個出了名的小氣鬼,但有風度及隨和的個性還是使得他在社交場合有不錯的評價,和其他鋼琴家不同的是,因為兼營鋼琴生產的事業,他非常有錢。 在光鮮亮麗的演奏背後,這些演奏家們通常和市井小民一樣背負著沉重的經濟壓力,在某些場合不得不讓他們「紆尊降貴」:莫札特的正式演奏會節目單通常是由學院裡的專業音樂家所挑選,使得莫札特要一下子視奏、一下子變奏,動不動還要移調彈奏(這些全是即興創作),真是苦了當時十來歲的他;即使固執如貝多芬,在應付《第二十九號鋼琴奏鳴曲》在倫敦的首演時,竟然出現低聲下氣地允許出版商任意刪譜以便欣賞的怪事。他們晚年的困苦淒涼是人盡皆知的(雖然不能完全歸咎於錢賺得少),我們所忽略的是,在他們的背後,不知有許多二流鋼琴家正過著更卑微的人生。 暴躁的貝多芬 即使如此,他們擁有光芒逼人的即興才華還是令人目眩眼花,這其中的佼佼者便是貝多芬。其實他的出現,帶給音樂界的震憾不可以萬里計,筆者先引用一個迷人的小故事來一窺貝多芬:譽滿巴黎的大鋼琴家施戴貝爾特(Steibelt),有一次在一位伯爵府與貝多芬相遇,貝氏在那裡彈了新作《降B小調三重奏》,而施氏立刻視譜,以他的震音技巧彈了同樣的曲子,輝煌的效果讓他得意不止;一星期後,兩人又在同處相遇,這次施氏準備了一首鋼琴與弦樂幻想曲,正取材自一星期前聽到的《降B小調三重奏》,就在他那付自滿模樣浮現臉上之際,冷不防貝多芬從一旁走出來,順手拿了份大提琴譜,「顛倒」地放在鋼琴上,用「一根手指頭」彈出一個主題,然後又生氣又激動地開始即興演奏。這舉動著著實實打了施氏一巴掌,沒有等他彈完,施氏便無地自容的溜走了,這件事傳開之後,從此他宣稱再也不想再見到貝多芬。 這位天才其實是不太愛惜鋼琴的(不管是不是他的),難得會在他的演奏會之後看到「完好如初」的鋼琴,他的狂野力道常使得弦斷槌毀,這逼得鋼琴製造商得趕快強化它的材質,我們再引用一段安東.雷哈(Reicha)對於貝多芬的彈奏印象:「他請我為他翻譜,但我大多數時候都是在把鬆掉的弦上緊,還有琴槌嵌在斷裂的琴弦中間。他堅持要彈完協奏曲,我只好跳來跳去,拔出斷弦、解開琴槌、翻譜,比貝多芬還辛苦。」;另外是他在寫作的著眼點全部擺在音樂性身上(從後期鋼琴奏鳴曲的各種實驗性格不難看出),而不是為了配合鋼琴本身而寫,這種態度大大影響了鋼琴本身在音域及音色上的需要,又給鋼琴製造商製造了難題。但是他還是來不及享受現今鋼琴超過七個八度所帶來的寬廣。 和空氣同樣重要的鋼琴聲 鋼琴在1830年代有了革命性的發展,時間也進入充滿炫技的浪漫時期,貝多芬雖然是其開山祖師,但由於此時出現了性能更佳的鋼琴,從韋伯(Weber)與徹爾尼(Czerny)開始,可以擁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到了蕭邦(Chopin)與李斯特的出現(很快,幾十年不到的時間),具體而微地表現了浪漫時期的精華。 我們先來釐清什麼是「浪漫」:它指的是將每一種情感,不管是喜怒哀樂,都發揮到最極端的地步。基本上如果將鋼琴視為宣洩情感的樂器,鋼琴的承受能力要比前代要強得多才行,不要小看當時的鋼琴,由於質的高度發展,它的水準已經直逼現在的史坦威;另外一個關鍵則是工業革命的興起,它使得鋼琴製造業在量的方面蓬勃發展,不僅只有鋼琴家演奏鋼琴,到處都聽得到鋼琴聲與淑媛的喧鬧聲,有經濟基礎的女子們都得學習它,在彼此交頭接耳時以示自己的高雅,它儼然成為最重要的社交用樂器。當時並沒有唱片,怎麼傳播音樂呢?鋼琴又幫了一個大忙!每當作曲家寫完一首交響曲、室內樂曲或是歌劇後不久,便立即將它改成鋼琴版,這些樂譜在大街小巷裡傳播,成為大家認識新作品的第一個媒介(畢竟一個大型樂團一年才會排出兩三套演出曲目,那麼算來,想聽到同一首曲子可能要等個三年五載),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鋼琴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大到令我們很難想像的地位。 當然,所有一切進化都是相輔相成的,接下來我們也看看鋼琴演奏場合的轉變。享受音樂一直是很private的活動,除了有錢的王公貴族雇了些樂手可供炫耀之外,學音樂的三五好友們聚集以自娛、酒店與旅館也會提供尋歡的人們刺激的音符(因此即興創作是很基本的)、好幾個音樂家聯合舉行公開音樂會等等……,在貝多芬之前,音樂不管是否須登大雅之堂,帶給人們總是思考性弱的一面,而不是為了挖掘音符之後的東西,一直等到這兩個人的出現,鋼琴所能表現的層面繼貝多芬之後終於再跨出一大步:蕭邦與李斯特。而他們兩人也有各具特色的演奏場合以茲發揮:蕭邦所代表感性十足的沙龍音樂(salon)風格與李斯特所代表炫技十足的獨奏會(recital)風格。 蕭邦vs.李斯特 不顧一切以音樂征服巴黎為目標,以周旋在上流社會為榮的蕭邦,其超出時代的新穎作曲風格固然引起正反兩面的評價,但身為鋼琴家的蕭邦則獲得當時壓倒性的讚美:基本的技巧當然不成問題,珍貴之處在於他獨具一格的彈性速度運用(這是浪漫時代所有演奏家的最高指導原則),以及富有想像力的踏板效果,即使他的彈奏力道稍弱,但在沙龍或是小型音樂會等場合的優異表現,迷倒了整個文藝界;迷倒文藝界不稀奇,有誰能像李斯特一樣,令所有女性神魂顛倒?海涅(Heine)說他聽過的一場李斯特音樂會,有兩位匈牙利伯爵夫人為了爭奪他的鼻煙盒,竟然扭打在地,一直到精疲力竭為止!沒有人能夠否認李斯特在鋼琴演奏上的傳奇地位,他成為唯一能與帕格尼尼(Paganini)相庭抗禮的器樂家;他也懂得利用他的優點,極盡煽風點火之能事,舉手投足都是天王架勢。他不僅長得俊俏,在鋼琴上的十指魔技更使得聽者無不瞠目結舌,然而真正恐怖的是他隨著年齡在藝術上的成長,那種混合魔性與靈性的複雜面觀,讓欣賞他的人對他的崇拜愈陷愈深,如果生存在中古社會,他準會被視為撒旦的使者而送到宗教裁判所去。(下集待續)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1 1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關鋼琴的幾件事(下)徐鵬博 鋼琴藝術在二十一世紀的前夕,已經轉變為百年前人們所難以想像的廣袤與狹窄。廣袤的是鋼琴成為普及於世界各個角落的樂器,而各種型式的樂曲是讓您彈也彈不完、聽也聽不盡;狹窄的是每個演奏者的風格,透過演繹這一關之後,產生即使是極細緻的差異,也會成為個人的藝術標幟,為聽者帶來更豐富的聆賞享受。 然而李斯特身擁非凡的能力,使得他肩負著鋼琴家、指揮家、作曲家、教師、威瑪宮廷音樂總監、神父等等多重身份。我們姑且不論在他擔任威瑪宮廷音樂總監時,對威瑪成為能與當時巴黎匹敵的「新音樂聚集地」有多麼重要的影響;也先把他在每個星期二、四、六的下午四點到六點,為一群他不認識的學生所開的免費課程,最後讓他「桃李滿天下」擺在一旁,光是他超越時代的炫技,就使得他有能力獨自舉行演奏會(recital),打破了以往由數人通力合作完成一場音樂會的約定俗成;而獨奏會延伸至今,則成為最普遍的演奏型式。 錯綜複雜的風格展現 李斯特曾被他的老師、也就是貝多芬的學生徹爾尼,帶去晉見貝多芬,還「賜以親吻」。不管這種說法真不真實,從貝多芬、徹爾尼到李斯特(以及以下)的這一支流派無疑是現今鋼琴演奏模式的開山始祖。依照Schonberg的說法,也就是這個時候,嚴峻的德國風格、熱情的俄國風格、雅緻的法國風格與折衷的英國風格相繼出現,想要在其中釐清出師承學派是個難事,但以上的分類則有幾位典型的大鋼琴家在「幕後操作」,為浪漫時代的音樂舞台增添多樣色彩。 物極必反,在李斯特的強力籠罩下,一股清流隨之洩出。包括音樂會節目制度的種種嚴謹細節,大多都在以孟德爾頌(Mendelssohn)為主的萊比錫樂派手中成型;也就是從他開始,重新檢視巴哈音樂的崇高價值;在演奏上,回歸「純」音樂所散發出來的高貴,則是從孟德爾頌乾淨與自然的觸鍵裡重新被世人發現的;而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融合雅緻的女性美,也風靡了不少文人雅士(她很討厭李斯特,幾乎到了病態的程度);至於精確與冷酷的風格,在李斯特的女婿畢羅(Bulow)身上,也可略求一二,總之德意志有了他們與李斯特相對風格的建立,如同一對龍捲風,產生了連巴黎也抵擋不住的吸引力,這股吸引力到陶西格(Tausig)出現時到達最高點。他是李斯特的得意門生,也獲得華格納(Wagner)的高度讚賞,但他的古怪個性,使得眾人對他的印象始終是個謎,由於30歲時不幸因斑疹傷寒去世,更增添了他的神秘性。 深厚的德國與波蘭傳統 但是以上這些人,實際上沒有什麼具體的教學成績,反而是出生自波蘭,同李斯特是徹爾尼學生的萊謝蒂斯基(Leschetizky)造就了不少大師,包括布萊羅夫斯基(Brailowsky)、曾經當過波蘭總統的帕德雷夫斯基(Paderewski),和公認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權威演繹者許納貝爾(Schnabel)。另一方面,李斯特門下也有許多名盛一時的鋼琴家,脾氣暴躁的指揮家畢羅與結過六次婚的作曲家達爾伯特(d'Albert)是唯一讚譽至今的,而當時有許多人都是先折服在李斯特的技巧下,聽他上幾堂課,然後就隨著自己的思維意念去各奔東西,發展屬於自己的風格。嚴格說來,李斯特的弟子和萊謝蒂斯基的弟子實在沒什麼分別,同樣是浪漫時代下的產物。但如果要說從1850年到1925年之間的鋼琴舞台,全是他們兩個人所主宰的天下,也未嘗不可。 弔詭的是,這些強調誇張彈性速度的演奏風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幾乎銷聲匿跡,取代的是我們現今在刻板德奧印象裡尚存的嚴謹與高貴雄渾的氣勢。這些看法多少可以從巴克豪斯(Backhaus)、季雪金(Gieseking)、肯普夫(Kempff)、海布勒(Haebler)、艾德溫.費雪(Edwin Fischer)與布蘭德爾(Brendel)等人留下大量的唱片裡品嚐,他們全以巴哈以降的德奧系統作品為主,要求的是音樂的樸實無華與穩健紮實。 夾在德國與俄國之間的波蘭,即使國力貧弱,繼蕭邦、帕德雷夫斯基之後倒也出現了許多優異的鋼琴家,即使他們之間沒有師承關係:霍夫曼(Hofmann)是上一代的宗師;阿圖.魯賓斯坦(Artur Rubinstein)是現代蕭邦音樂的祭酒;齊瑪曼(Zimerman)則盡展這一代的浪漫光華。 相較之下,英國鋼琴家風格的變化就小得多了。由於他們沒有光輝的傳統,所以大多就近把德國風格奉為圭臬,柯爾榮(Curzon)與奧格東(Ogdon)兩人為其代表。 自成一格的俄國傳統 當時歐洲人所察覺不到的是神秘而遙遠的俄羅斯國度,在酷似貝多芬的安東.魯賓斯坦(Anton Grigorievich Rubinstein)出現之後,天知道還孕育了多少令人錯愕的驚奇,直到今天為止。他出生在李斯特旋風的年代,但他是唯一一個向大方的李斯特拜師學藝,卻被一口回絕的學生,「有天才的人必須完全靠自己的努力來實現雄心壯志!」,李斯特如是說。不少音樂學者懷疑,或許李斯特那時已經看出魯賓斯坦的潛力,將有可能在不久的未來,危及自己的權威地位所致。後來魯賓斯坦在巴黎的那段時間,與聖桑(Saint-Saens)結為至交,享受音樂的樂趣。 他早期與巴黎有很深的淵源,後來他常訪問威瑪、喜歡巡迴舉辦「歷史長河音樂會」(就是排出一長串曲目的音樂會,很長一串)等等……,在廣闊的視野之下,他雖然討厭德國空氣中瀰漫著盛氣凌人的愛國主義,然而不得不承認它是當時最有音樂性的國家。據載,他的演奏強調「精神力道」的重要,這個倒是無愧於李斯特為他取的綽號「范(van)二世」(意謂極像Ludwig van Beethoven)。說到傳承,我們不得不為他在1861年協助創立的聖彼得堡音樂學院致上最崇高的敬意,也因此那裡是培育不同於「俄羅斯五人團」、比較傾向世界主義的演奏風格,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在作曲領域裡就呈現此種融合後的典型,拉赫曼尼諾夫(Rachmaninov)在作曲與演奏方面都達到其巔峰,普羅高菲夫(Prokofiev)在這裡則展現他將鋼琴視為「打擊樂器」的創舉,而包括霍洛維茲(Horowitz)、貝爾曼(Berman)、還有剛剛崛起的烏果斯基(Ugorski),都出自於這個教學大系統的傳承。 但就作育英才而言,他的弟弟,尼古拉.魯賓斯坦(Nikolai Grigorievich Rubinstein)所創立的莫斯科音樂學院,則更代表源遠流長的俄羅斯傳統,與拉赫曼尼諾夫同期的史克里亞賓(Scriabin)就是這間學院的高材生,這種態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更顯露其鋒芒。到現在為止,有阿胥肯納吉(Ashkenazy)、普雷特涅夫(Pletnev)、波哥雷利奇(Pogorelich)、齊柏斯坦(Ziberstein)、魯普(Lupu)等人在這裡展耀光芒;而最受樂迷矚目的,自然是涅豪斯(Neuhaus)與他的兩個高徒N利爾斯(Gilels)與李希特(Richter)在唱片史上留下難以抹滅的不凡成就。 醇美的法國風與多樣化的美國風 聖桑,這位不輸莫札特的神童,為法國帶來一絲抗衡的力量,但身為鋼琴家,他不免有種「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遺憾。幸好巴黎音樂學院不辱上一代「巴黎為音樂重鎮」的傳統,接續出現了幾位如普朗泰(Plante)、狄梅(Diemer)等有名的鋼琴家,我們尤其不能忽略由馬蒙泰(Marmontel)秄f梅㚰耨磑R特.隆(Marguerite Long)三人在巴黎音樂學院擔任教職所達到在法國音樂界的高峰,數數他們教過的學生:柯爾托(Cortot)、納特(Nat)、卡薩德許(Cassadesus)、富蘭梭瓦(Francois),連哈絲姬兒(Haskil)與李帕第(Lipatti)都列入法國派大師之列。而這只是因為錄過唱片而留名歷史的一部分名家而已。 最晚在鋼琴領域裡發光發熱的莫過於美國這一批鋼琴家了,但是他們之間並沒有什麼風格上的統一,每位都有其獨特的藝術性:從英年早逝的卡培爾(Kapell)、移居巴黎的卡欽(Katchen)、一夜成名的傳奇人物范.克萊邦(Van Cliburn)、大器晚成的波雷(Bolet)、高雅的普萊亞(Perahia)、純樸熱情的瓦茲(Watts)、紳士味十足的柯瓦塞維奇(Kovacevich)、以至於專長於德奧巨作的塞爾金(Serkin)等等,在音樂藝術上,美國不愧也是一個兼容並蓄的大熔爐。 許多漏網之魚 大家一定會發現筆者漏掉某些您心愛的鋼琴家了,這真的是沒辦法。您或許可以將米開蘭傑里(Michelangeli)、波里尼(Pollini)歸納在義大利系統,將阿格麗希(Agrelich)、巴倫波因(Barenboim)放在南美系統之下(這實在有點勉強),那麼如何看待阿勞(Arrau)、內田光子(Uchida)與顧爾德(Gould)呢?鋼琴藝術在二十一世紀的前夕,已經轉變為百年前人們所難以想像的廣袤與狹窄。廣袤的是鋼琴成為普及於世界各個角落的樂器,而各種型式的樂曲讓您彈也彈不完、聽也聽不盡;狹窄的是每個演奏者的風格,透過演繹這一關之後,產生即使是極細緻的差異,也會成為個人的藝術標幟,為聽者帶來更豐富的聆賞享受。 因此到現在,這世上還是有數不清的人,沉醉在黑鍵與白鍵之間。 後記 與鋼琴有關的事真是連講也講不完,想聽盡它更幾乎是不可能,就如同這片《鋼琴完全自救手冊(聰明傻瓜系列)》上的中文側標上寫的,當今還沒有人有本事通曉所有鋼琴音樂作品。這片CD擷取了人盡皆知的小品,作為入門者的最佳途徑;但是許多重要的電腦光碟影音資料恐怕才是吸引樂迷購買的關鍵。除了如同市面上其他互動式CD「與樂譜同時行進」的功能之外,它還提供了曲子的背景介紹,算是個蠻貼心的設計,前提是您可能要有點英文實力才行,但這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吧! 參考書目: Harold C. Schonberg(著),顧連理、吳佩華(譯),《不朽的鋼琴家》,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8。 小石忠勇(著),林道生(譯),《世界名鋼琴家》,台北:志文出版社,1982。 石井宏(著),竹口唯(譯),《古典音樂意外史》,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6。
发表于 2005-12-11 14: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心兄发的几篇有关音乐相关背景知识的文章都非常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1 14:52:1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1 1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從企鵝唱片上找到的,看來寫的也不錯,很多都是一些有水準之手寫出來的
发表于 2005-12-11 2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欣赏绝不仅仅是听,真正的爱乐是要尽可能多地了解音乐的方方面面,既要有广度也要有深度.虽然不是职业的,但可以爱得专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吉他岛六弦聊斋 |人工智能

GMT+8, 2024-11-26 16:23 , Processed in 0.0485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