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岛六弦聊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00|回复: 1

Ivo Pogorelich 传——张永健 [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17 16: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頭箕踞長松下 白眼看他世上人 --鋼琴家Ivo Pogorelich 200551716243745552.jpg The one thing that I want young people to learn from this is that if you believe in something and have faith in yourself , nothing can stop you—not the world, not countries ,not nations ,not politics ,not systems. Nothing! If you really want it ,you can’t help having it. It comes. --Ivo Pogorelich 年輕時嗜穿皮衣,卻成了名牌服裝的代言人;身高逾六呎、外表風流倜儻,卻娶了年齡較自己大幾乎一倍、既重且威、形似女中參孫的人作老婆;十分健談,卻很少接受訪問;以傲慢的態度聞名於世,卻擔任聯合國親善大使、在世界各地舉辦慈善音樂會幫助窮人….這樣的矛盾同時存在一個人身上已經夠詭異了,更令人驚訝的是,他竟然是世界首區一指的大鋼琴家,也是我的偶像、本文的主角—Ivo Pogorelich(註一) Pogorelich於1958年出生於前南斯拉夫,父親是低音提琴手、指揮兼作曲家,幼時父母叫他學鋼琴以免他在外逗留,不久即被視為神童(註二),11歲時志得意滿地到莫斯科音樂學校(Moscow Central School of Music)進修,卻黯然發現在家鄉稱霸的他在那裡不過是一個不足為奇的小角色,但強烈的好勝心驅使他不斷練習以求超越同儕,1977年,他遇見影響一生的老師Alice Kezeradze,Alice的太師祖就是鼎鼎大名的Liszt,在她的指導之下,Pogorelich從一個不錯的普通鋼琴家蛻變成獨出胸臆、卓然一家,而她也是唯一敢挑戰Pogorelich詮釋觀點的人,成了他的另一隻耳朵;古諺有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Pogorelich大概亦有所感,就把Alice娶回家,終身為「婦」了,只可惜1996年Alice就去世了,原本就崖岸自高的他,想必更加寂寞了…. 大凡音樂家要成名,不外兩條途徑,一是經由大師背書提攜,如Karajan拔擢Mutter,二是由國際級的大比賽中脫穎而出(註三) ,Pogorelich在1978、1980分別得到大賽冠軍,卻沒有在國際樂壇上激起一絲漣漪,但他仍自信滿滿參加五年一度的1980年蕭邦大賽,一開始是過關斬將,並贏得觀眾的愛戴,好不威風,誰知在第三輪決選時,被評審以「離經叛道、驚世駭俗」之理由踢出決賽圈,一時輿論譁然,評審之一、亦是1965年的冠軍Argerich在力爭無效後退出評審團以為抗議,並宣稱Pogorelich是一個真正的天才,突然之間一個敗軍之將成了霹靂超人氣,評審團為息眾怒只得頒給他「最佳蕭邦詮釋獎」 ,演奏會的邀約紛至沓來,也立即與DG公司簽約錄製唱片…連Pogorelich自己都說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雖然對於蘇聯的政治迫害干涉比賽仍耿耿於懷,但他仍體認到當初就算以勝利者的姿態走出蕭邦大賽會場,也不會享有因為那場混亂而獲致之盛名(註四)。 從1980年成名以後,譁眾取寵、離經叛道、肆無忌憚等評語就如影隨形地跟著他,為增強低音部而恣意增加的八度、誇張的快慢強弱對比都是他的註冊商標,他自己倒是不以為然,自認並沒有「傷害」任何作曲家,他打個比方說當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從新整修後,呈現的亮麗竟得到大眾負面的評價,人們被它的亮麗所迷惑,便偏狹地認為一定有人工的添補,人們批評他扭曲了樂曲的原貌,但Pogorelich認為他是凝鍊一首曲子使作曲家的樂思「借屍還魂」(註五),他自己話是說的很謙虛,但許多樂評人已經迫不及待地獻上桂冠,有言:「這個鬼才的技巧超越了200年」 ,也有人說:「Pogorelich絕不是作曲家的僕人,他驚人卓絕的鋼琴技巧早已凌駕一切」,連Prokofiev的遺孀都惋惜丈夫未能聽到Pogorelich的詮釋(註六)。 Pogorelich相當愛惜羽毛,一首曲子必定一練再練到滾瓜爛熟完全消化才會推出,一個樂季就只排一套曲目,因為他覺得如果短期內彈太多曲目,對那些曲目的感情和表現力都會被榨乾,使得張力不在,而且對他而言,新曲子不但是一種投資,需溫火慢熬,更需要給它時間茁壯,切忌揠苗助長,所以他在舞台上演出,不只背譜,而且一定對每一首曲子了然於胸;自傲的他亦覺得其他鋼琴家已瞠呼其後、難以望其項背,故他只需要超越自己,追尋自己的理想;而碰到他這樣的完美主義者又吊足愛樂人的胃口,17年來只肯賞我們12張CD(大家有沒有回想起我去年寫的kleiber?) ,更要命的是他成名尚不到20年,盜版錄音亦無處可循,他又堅決反對出版現場錄音(註七),即令我上窮碧落下黃泉,也落的四處CD皆不見,不過他的現有錄音即稱的上是張張珠玉、曲曲佳構,介紹如下: 1. Schumann:這是他在DG第一張CD,封面上的Pogorelich仍稚氣未脫,但其詮釋卻是十分老練,交響練習曲是Schumann最雄偉、氣勢磅礡的曲子,全曲經Schumann批閱廿載、增刪兩次,並數度易名,是他早期的傑作,雖然早年Schumann曾用「不正方法」練琴卻致其鋼琴家夢碎(註八),其作品仍需超強之技巧,聽過這個版後,其他人的詮釋對我而言就只有參考價值而無欣賞之價值了;在Pogorelich第一次來台獨奏會時,曲目數經協調擺出Chopin、Ravel,但當天的節目單卻夾了一張薄薄的紙說「曲目全面更動」 ,下半場彈的就是交響練習曲,其火熱比起CD猶有過之,且多彈了被Schmann刪掉的五首變奏曲;CD中還有一首Toccata,稱的上是古今難曲之一,但他彈來輕鬆寫意、任意馳騁,純欣賞如我者,自是大呼過癮,會彈鋼琴的人,大概就徒呼負負了!(註九) 2. Chopin:第二號原本應該是第一號才是,但因為Chopin曾遺失部分的管絃樂總譜,而重譜管絃樂對專精於鋼琴的Chopin而言又是苦事一樁,以致他先發行另一闋E小調協奏曲;本曲是Chopin 20歲的單戀情懷,款款深情的第二樂章就是他戀人的身影,自然流露出其愛慕而無為賦新詞強說愁的作態;本片中Pogorelich的特立獨行可以得到印證,他打破你的既有印象,開拓出一種新的詮釋方向,而且感染力十足,即使你不信服他的表達方式,也一定會承認他確實有他的道理。(註十) 3. Tschaikowsky:Tschaikowsky是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讓纖細敏感的他久久不能平復,他曾企圖投河,又成天擔心自己的斷袖之癖被發現,也曾取了一個有色情狂傾向的老婆(兩人的婚姻共維持九周)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亦是時運不齊、命途多舛,它的結構上有著不少的問題,但憑著俄國民謠的優美旋律在現代廣受喜愛,成了基本曲目之一,但在當時就沒有那樣幸運了,原先要提獻給恩師兼摯友的Nicholas Rubinstein,卻被評的一文不值,各地樂評亦對其惡言相向,最後靠著Hans von Buelow的推廣始聞名於世;Pogorelich自承原本很痛恨這首曲子,覺得它毫無意義,是老婆要求才去練的,但就在錄製這首曲子前一陣子,他練習時突然「頓悟」,任督二脈一通就打造出這張不朽名盤啦!(註十一) 4. Mozart:當時長達六年俄土戰爭,讓土耳其大出風頭,亦使歐洲瀰漫一股土耳其風,Mozart作品中如歌劇”後宮誘逃”及K.331第三樂章都是適例;而K.331優美的旋律廣受喜愛,在公共場所經常可以聽到它變形為各種面貌而餘音繚繞,而Pogorelich拿這種膾炙人口的大眾名曲開刀,必定是有一番不同的見解,而最令人難忘就是最著名的第三樂章(Alla Turca),一般版本頂多是速度強弱上有差別,而他不但重新烤漆,連引擎都換了,只剩個招牌,你可以說他掛羊頭(Mozart)賣狗肉(他自己) ,但他的音色有黑洞般的強大重力,我不由自主地被吸到它的”奇異點” ,實在令人終身難忘。(註十二) 5. Bach (註二) Pogorelich說他並不喜歡”神童”一詞,因為他覺得神童一詞中背後 隱含財源滾滾之意,而且他體認到舞台上的聚光燈就像毒品一樣,神童太 早沉迷其中,如入溫柔鄉而必不思進步,而僅止於神童。 (註三) 只是近來似乎又出現另一種終南捷徑,有些演奏家拍性感的CD封面,有些歌手在演歌劇時一脫成名,實在是…人心不古。 (註四) 對他在大賽現場實況有興趣的,可以去買 Laser Light 14061-14065 (註五) 彭聖錦先生的<鋼琴演奏與風格>中引用過1981年Pogorelich的一篇 訪談,他說:「我絕非『反蕭邦』者;蕭邦寫曲子時未必知曉自己音樂的豐富 性,在1980年彈奏蕭邦應充分應用100多年來累積的知識,使它們比蕭 邦所想像的更有深度;我所做的,乃是使蕭邦的音樂產生更微妙的漸層,不只音色、強弱,還有節奏;新時代裡,新作法是必要的,因為在這個年代,頭髮上帶著花結的女孩已經不吃香了」。 (註六) Pogorelich有錄一張Prokofiev的第六號鋼琴奏鳴曲和Ravel的加 斯巴之夜(DG 413 363) ,獲得企鵝評鑑三星帶花最高榮譽。 (註七) 他覺得沒有人可以刀切豆腐兩面光,討好觀眾和麥克風如魚與熊掌 不可得兼,因為訴求和情境都不同;他在錄音時必定是將一首曲子彈好幾遍,再擇優而用,絕不是一個小片段一個小片段剪接,但有時手心手背都是肉,讓他有將一個曲子出三種版本的衝動。 (註八) Schumann想用機械的裝置來擴張自己的手指,卻造成右手永久的傷害。 (註九) DG 410 520 (註十) DG 410 507 (註十一) DG 415 122 (註十二) DG 437 763;本張唱片是他第一次來台的上半場曲目,在彈K.331中的一個反覆部份時他竟然多彈了一遍,引起議論紛紛,或許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吧! (註十三) 他說這個夢想如同教士期盼有一天能成為穿紅袍的樞機主教。 (註十四) DG 415 480 謹將此文獻給 焦元溥 我音樂的導師 此文資料多由他提供 在此一並致謝
 楼主| 发表于 2005-5-17 2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漏: 5. Bach :叛逆小子彈老古板?那豈不是要Face/Off嗎!?由於Bach留在譜上的指示不似現代音樂那般明確,所以詮釋的可能性相對比較大,如Pogorelich共花了56”15,而另一位鋼琴怪才Glenn Gould竟只花了29”18!而不知扼煞多少初學者興趣的Bach,在Pogorelich心中竟是最難、最崇高的曲子,是一件相當浩大的工程,是痛苦但絕不願放棄的執著,亦是他一生的夢想(註十三),相信你一定可以從他的詮釋中重拾對音樂之父的興趣。(註十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7 23:22:25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吉他岛六弦聊斋 |人工智能

GMT+8, 2024-11-26 16:29 , Processed in 0.04958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