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岛六弦聊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15|回复: 4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演奏的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17 2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p=500,70]http://www.xuanet.net/hear/classical/feben/g.mp3[/mp] 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http://www.xuanet.net/hear/classical/feben/g.mp3   巴赫(1685-1750),德国著名的古典作曲家。生于音乐世家,幼时随父亲学习小提琴。十岁时父母辞世,从兄学习古钢琴。十五岁在吕内堡参加圣密歇尔教学唱诗班。1703年至1708年,又在阿恩斯塔德、缪尔豪逊任教堂管风琴师,并在1714年升为乐长。1723年巴赫到莱比锡,任圣多玛斯教堂管风琴师及宫廷乐长。在他以管风琴演奏家迁徙于各地教学与宫廷期间,巴赫勤奋创作,作品甚丰。 巴赫在创作中除未涉足歌剧外,几乎包罗了音乐中的所有体裁。他写有二百余部宗教及世俗大合唱、多部宗教的《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以及《平均律钢琴曲集》、《古钢琴曲集》、六首《勃兰合堡协奏曲》、四首《乐队组曲》和大量的管风琴曲。 巴赫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复调音乐:若干同时出现的旋律结合起来的一种多声部音乐,其中每一个旋律都清晰可闻,而且各具其独立的表现意义。),构思严谨,感情内在,并在运用德国民族音乐基础上,广泛汲取尼德兰、法国、意大利等国音乐素养,使其欧洲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尔基对巴赫给以高度评价:"假如把伟大的作曲家想象为山脉,那我觉得巴赫这一山峰当是高耸在白云之上,那是永远有炽热的太阳光照射覆盖着冰雪的闪耀夺目的白顶。巴赫的音乐就是这样的纯洁、明亮到结晶的程度……"。 200471722201571341.jpg 赫伯特·冯·卡拉扬 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 伟大的奥地利指挥家。自幼学钢琴,曾进维也纳音乐学校和萨尔兹堡的莫扎特音乐学院学习。他的指挥生涯先从小城乌尔姆开始,1938年被聘为柏林歌剧院的指挥,1947年任维也纳爱乐乐团和维也纳乐友协会管弦乐队指挥,1949年起兼任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常任指挥,1950年兼任伦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1955年起任柏林爱乐乐团的终身常任指挥,1956年任维也纳国立歌剧院的音乐总指导。他是现代最著名的指挥家之一,人们称他为“欧洲音乐的总指导”。他也是拜罗伊特、萨尔兹堡音乐节的主要人物。1967年开始主办他个人的音乐节——复活节音乐周。 卡拉扬有惊人的指挥技巧,与乐队的配合如水乳交融般天衣无缝,通过热情洋溢、奔放豪迈的演奏,将音乐准确而强有力地传达给听众。他擅长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精雕细刻、巧妙布局,甚至适度夸张,而这一切都围绕着塑造完美的音乐形象而进行。卡拉扬一生共指挥录制了650多种唱片,仅录制贝多芬全部交响曲的唱片,就有7000多万张。他在晚年时期达到了他指挥艺术的最高峰。 200471722215419445.jpg G弦上的咏叹调 弦乐合奏曲。原为德国作曲家巴赫所作第三管弦乐组曲中第二乐章《咏叹调》。1817年,德国著名小提琴家威廉密将第一小提琴部分的曲调由D大调改为C大调,从而将旋律全部移至小提琴G弦上演奏,故名《G弦上的咏叹调》。纯朴典雅的旋律加上G弦特有的浑厚、丰满音色使之倍受小提琴演奏者的青睐。乐曲可分为两个段落。一开始就是缓慢的充满感情色彩的四指长音,意境悠远抒情。接下来的旋律起伏平缓,如行去流水一般,经反复后进入第二段;第二段是在前面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保持了原来的意境,但起伏较大,情绪有点激动。旋律逐层上推至最高音,乐曲进入高潮,随后又趋于平缓,美妙的音乐在恬静的气氛中结束。 柏林爱乐乐团(Berliner Philharmoniker)    这是1882年,由解散了的,毕尔瑟管弦乐团的大约50名团员作为中心,加上部分业余人士组成的.1884年由克林特沃特担任首任指挥,1887年后由彪罗就任常任指挥,为这乐团打下牢固的基础,表现出充实的演奏内容. 从1895年起,改由尼基什接任常任指挥,前后达27年之久,他把这乐团训练成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最伟大交响乐团之一,尼基什去世后,除了大战中某一时间外,都由福尔特万格勒担任指挥,直到1954年,这段期间,乐团声誉更隆.1955年后,由卡拉扬接任终身常任指挥,乐团总员120人.    进入卡拉扬时代后,演奏会活动和唱片录音,更为积极.甚至扩大范围,在萨尔斯堡复活节音乐节上,也参与歌剧公演的活动.不论是名与实,都成为世界各交响乐团之冠,备受赞扬.卡拉扬之后,由阿巴多接任至今. 如果跟欧洲较具传统的乐团相比,柏林爱乐的历史虽然较浅,但从彪罗后,担任长期指挥的人,全是该时代最伟大的指挥界巨擘,于是建立起无比辉煌的传统,促使他们的演奏曲目,无限扩大.尤其是,这个现代交响乐团,演奏技能精彩绝伦,表现积极,由于具备优异的、柔软的反应力,不管任何指挥家统率它,都能发挥其实力与适应性.这个乐团的大量录音,都保持最高水准. http://www.berliner-philharmoniker.d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17 22:33:00编辑过]
发表于 2004-7-18 0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柏林爱乐应该算是切老心中永远的痛吧。当垂暮之年又拿起阔别数十载的柏林爱乐的指挥棒时,他对乐团说,把你们过去的那些(卡拉扬的影响)都丢掉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18 1:02:56编辑过]
发表于 2004-7-18 0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我真的很粗浅,喜欢巴赫就是从这首曲子开始的。当年第一次听时,我被那旋律深深吸引,我的心随着她悠扬。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在教堂的圣母慈爱的目光下的幸福、安宁、和平......虽然我当时并不在教堂中。 要说的是,她还让我看到了音乐的伟大。给学生上音乐欣赏课时,她让班上最暴戾的孩子也安静了。我猜想巴赫在写这曲子和他的那些管风琴曲子时,是否心中怀有最大的悲悯。音乐使人有了向善之心,这应该也是她存在的意义吧。 听音乐,我总不能纯粹的只听到乐符,我总将之与人性相联,这算什么家呢?
发表于 2004-7-20 04: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古典音乐入门教程”是五六岁时父亲给我听的一盘名叫“阿波罗乐神之音”的磁带。上面收录了人类最经典的音乐,据说是要被播放到太空供外星人欣赏的。 记得当时磁带里我最不喜欢听的就是巴赫的这首曲子了,觉得它冗长乏味,缺乏兴奋点。但后来长大了,以前非常喜欢的施特劳斯圆舞曲、致爱丽斯等名曲是越听越腻,唯独G弦上的咏叹调却是越听越有味!现在听它还时常被感动!
发表于 2004-7-20 2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是最早打动我的巴赫乐曲之一。 卡拉扬很少涉足巴洛克音乐领域,他的气质和巴洛克确实有些不相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吉他岛六弦聊斋 |人工智能

GMT+8, 2024-11-26 18:49 , Processed in 0.03979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