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10-22 0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部 分 乐 曲 解 说
《北疆民谣三首》
乐曲根据流传于新疆北部伊犁、塔城和阿勒泰等地区的哈萨克民歌主题创
作,具有较浓郁的哈萨克风格。
1、《阿勒空额尔》 “空额尔”是哈萨克器乐曲中最古老和完整的乐曲形式。哈萨克语“空额尔”意即好听的、优美的旋律。它有着古老的历史、系统的套数、丰富的节奏与曲调。据老一辈歌手说,民间原有六十二个“空额尔”。这首则是其中的一首。
2、《塞吾列玛依》 哈萨克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歌谣。曲名“塞吾列玛依”即“我的宝贝”之意。作品曾发表于1994年《吉他之友》第三期。
3、《我对你说》 在哈萨克族婚礼庆典时那女青年对唱时经常采用的调子。乐曲节奏欢快、诙谐,表现了人们欢歌笑语的场面。发表于《吉他之友》1993年第二期;1997年被列入四川省业余古典吉他考级标准曲目。
《温柔的情人》
巴格达提•叶斯特麦斯(1952—,Bagdat Yestemes) 我国哈萨克族作曲家、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多年来创作发表了百余首音乐作品。其歌曲创作手法简练,旋律优美,较好地把时代性与民族性融为一体,既保持了传统风格,又充溢着现代气息。
《温柔的情人》 具有小夜曲特点的曲子。您似乎可以从中听出两个青年在万籁俱静的夜晚互诉衷肠的情景。演奏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连贯性,即速度慢些、连贯,尤其是在换把位时应轻巧,尽可能不留痕迹;二是音乐性。乐曲虽短,但在音色、情绪的把握上要表现出一种深情、眷恋的之感。
《海丽其罕》
根据维吾尔民歌曲调创作的一首吉他小品。乐曲轻快明亮,表现了维吾尔姑娘妩媚动人的舞姿。乐曲虽然短小,但运用维吾尔音乐特有的节奏,较好地发挥了吉他的特点,耐人寻味。准确把握曲中的滑音、泛音和倚音等演奏技法以及节奏型和表现风格,是演奏好这首作品的关键。
《阿格拉尔》
塔依尔•别勒格拜(Tayer Belgibay,1920-1984) 哈萨克族现代著名冬不拉演奏家、作曲家。1951年以后,先后在阿勒泰地区文工团、伊犁州文工团工作。1956年随新疆歌舞团赴苏联中亚五国访问演出获得成功。一生坎坷,曾遭迫害而在草原当了17年牧羊人。1978年平反昭雪。1984年人们在塔依尔最著名的代表作《阿格拉尔》的乐曲声中送行。
塔依尔一生不仅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并且为后人留下了一百余首冬不拉乐曲的演奏录音。1954年在天山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哈森与加米拉》中扮演角色,并参与片中音乐创作。
乐曲为A大调,2/4拍子,快板速度,节奏明快。描绘了额尔齐斯河边美丽的家乡——阿格拉尔,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作品中强弱对比和右手消音的处理是演奏好这首乐曲的重点。
《黑眼睛的少女》
乐曲主旋律取材于哈萨克族伟大的诗人、书面文学奠基人、音乐家阿拜•库南拜(Abay Kunanbay,1805—1904)所作的歌曲。1986年改编为古典吉他曲。1992年在北京吉他学会和《音乐周报》举办的古典吉他中国作品征集中被选为优秀作品。发表于上海音乐出版社《吉他之友》1992年P集。
乐曲由引子、主题和两个变奏组成。优美纯朴的旋律与清澈的分解和弦、颤音融合成一体,刻画了一位美丽圣洁的少女形象。演奏中要注意三点:乐曲的主题要弹得温柔、深沉;分解和弦在处理上注意清晰、干净;轮指部分是乐曲的动人之处,颤音弹得要像流水那样流畅。
《褐色走马》
原曲为民间冬不拉作品。经哈萨克冬不拉大师阿西姆•东石(Axim Dongxe,1896—1962)整理、演奏后,广为流传,成为冬不拉音乐中的经典作品之一。五十年代中期,该曲还被新疆摄制的电影《哈森与加米拉》作为插曲。1990年改编为古典吉他曲,并在新疆电视台“五四”文艺联欢节目中首次演出。1991年在全国吉他比赛中荣获“中国风格古典吉他作品改编奖”。
这是一首明快、活泼的曲子。乐曲采用了小块板速度,2/4拍子,G大调,在保持原曲旋律与结构基础上,通过运用轮扫、大鼓奏、击板等特殊效果,表现了褐色俊马的各种行走姿态和勇往直前的气势。描写了骑手对自己坐骑的欣赏情绪。
《“吉尔拉”主题与变奏》
乐曲根据俄罗斯民歌《茨冈姑娘》主题创作。歌曲流行于新疆北部的塔城、伊犁、阿勒泰等地区。经常在婚礼、节日庆典上,由男女亲年在吉他或手风琴的伴奏下,即兴编词对唱。场面十分热烈、活跃。随着广泛的传唱,曲名逐渐演化为“吉尔拉”,即歌唱、演唱之意。
这首民歌虽然在民间有吉他独奏曲形式,但大多零散、不规范。《“吉尔拉”主题与变奏》则以民歌为主题,吸收、借鉴和融合民间流行的吉他编曲,采用边走手法创作的。作品收录于《哈萨克古典吉他金曲》作品演奏专辑中。
《波曾根》
根据哈萨克著名冬不拉演奏家、作曲家苏格尔(Sugur,1882—1961)的作品改编。于1989年改编为古典吉他曲。1990年发表于《吉他之友》杂志H集,并被广东殷飚中国吉他学校列为中国风格古典吉他中级曲目。
曲名“波曾根”意为白色母骆驼。关于这首乐曲,有一段凄美的传说:一日,幼驼在河边玩耍时,不慎落入湍急的河中。母驼见状心急如焚地在河边山下游来回奔跑,但未见幼驼身影。最后,母骆驼悲痛欲绝之中,将脖子夹在树杈之间自溢身亡。这首作品就是表现了白色母骆驼为救幼驼快速奔跑的情景。
乐曲采用了小块板速度。2/4拍子,G大调,节奏明快、清晰。曲中采用了冬不拉和弗拉门戈吉他演奏技巧,基本保持了原曲的风格,具有浓郁的哈萨克民族特色。
《婚礼序曲》
这是根据哈萨克族女演奏家、作曲家迪娜•努尔培丝(Dyna Nurpes,1861-1955)所作的冬不拉作品改编。
本曲快板速度,采用2/3和3/4的混合拍子,d小调,由完整再现的三部曲式组成(A-B-A)。乐曲的旋律对比和力度对比鲜明,和声效果别致。既采用了冬不拉的某些演奏手法,又充分发挥了吉他音色特点和轮扫、拨奏等技法,造成热烈欢快的气氛。表现了哈萨克婚礼喜庆的场面。
《仲夏月夜》
阿拜•库南拜(Abay Kunanbay,1805—1904)是哈萨克伟大的诗人、书面文学奠基人、音乐家。199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1995年在教科文巴黎总部和世界各成员国隆重纪念阿拜•库南拜诞辰150周年。当年,中国也以各种形式举办了纪念活动。
这首乐曲的主旋律取自阿拜所作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是为纪念这位哈萨克伟人而作。描写了小伙子在仲夏月夜期盼自己心爱的姑娘之心情。
《塔吉克舞曲》
原曲《春到帕米尔牧场》为手风琴作品,由巴雅尔编曲。1998年5月改编为古典吉他独奏曲。吉他曲仍然保留了原作特点,粗狂明快、热情爽朗的旋律和坚定有力、清新活泼的节奏形式,散发出塔吉克舞曲风格。乐曲分为三段:第一段,小块板,7/8拍子,展示了辽阔草原春天的景色。第二段,中板,稍快,6/8拍子,抒发向往美好未来的情怀。第三段,快板,2/4和6/8的混合牌子,描绘了青年们唱歌、跳舞的欢乐情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