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岛六弦聊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63|回复: 8

国家将要对高考考生的艺术才艺加分,是真的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8 0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将要对高考考生的艺术才艺加分,最多30分,具体请知情者介绍. 听说以后将要对高考考生给予艺术才艺加分,最高30分.这无疑是个喜讯. 若这是真的,说明国家开始重视文艺人才,不再看重书呆子了.
发表于 2007-6-19 0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挺害人的,会让很多人为了加分而学乐器。殊不知,把学乐器的时间精力用来读书,成绩增加100分也不止了,何苦指望以此来加分?
发表于 2007-6-19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在学校里开设更多的音乐课和器乐课,甚至把音乐或者器乐考试成绩算入总分,这样才算是不要书呆子
发表于 2007-6-19 1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这个提议肯定会遭到大部分家长的反对
发表于 2007-6-19 1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高中之前所谓的学习确实是容易把人读成书呆子,但是大学里就完全不一样了. 中国的大学面临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所谓的综合素质分,这个错误的激励将阻碍一大批真正聪明而勤奋的学生在学术道路上走下去. 要知道的是,我们每个人选择音乐的时候都是理性的,基于这样的前提,我们不应该因此而抱怨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07-6-20 0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锋:玩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稿件来源:成都日报 2007-6-15 5:06:44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编者按   必须申明的是,我们在这里讨论的“玩”,并不仅仅指电玩游戏,我们的目的,也不是鼓励学生不学习,沉溺于游戏世界,如果我们的视野这么狭窄,将大大违反我们今天选择严锋作为新闻人物的初衷。严锋说“玩”是件了不起的事,并进一步解释这是一种让人放松、想象并创造的事。所以,这里讨论的“玩”,一方面能刺激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又能促进创新,是符合人类发展天性并推动文明进步的行为。这正是我们推祟的成长价值。   人物   严锋: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网上著名的超级大玩家,号称“贪玩教授”,曾做过古典音乐发烧友、译制片爱好者、游戏迷等,在国内第一个发表关于电脑游戏和文学之间关系的论文。最近出版随笔集《感官的盛宴》纪念自己的游戏生涯。   故事   严锋戴着副眼镜,白衬衫上每颗纽扣都扣得中规中矩,连谈笑起来也带着几分节制——一位温和儒雅的白面书生、中青年学者。左看,右看,都跟疯狂、freak这档子词儿搭不上边。   然而,他就是那个网上皆知的超级大玩家: HIFI发烧友,业余电脑作曲家,中国最早的电脑游戏瘾君子,迷恋IMAX,玩围棋、玩古典吉他、玩天文望远镜……在虚拟的庞大网络社区中,耳机论坛、天文爱好者论坛、电脑游戏论坛等等上,严锋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跟帖如滔滔江水。此外,他还参与了科技杂志《新发现》的编辑工作。   引用他一个朋友的话——饭桌上遇到严锋,平日里号称声色犬马之辈都会自卑,说啥都寒伧。   最近这一阵子,他“烧”上了耳机。巴掌大的卧室兼做个人音乐室,桌上摆着两部半旧笔记本电脑,特制解码器,特制电源,两个小箱子一样的东西。他还专门托另一发烧友为他手工制作了一台电子管耳机放大器。试着戴上德国专门听古典音乐的耳机,“感到有什么不同了吗?”他含笑地问。一句心领神会的交谈,就能让他开心得如同孩子。客厅的窗台上,一只“纺织娘”唧唧地欢叫着,那是他从花鸟市场给刚刚4岁的儿子买的。   物质贫乏刺激玩的欲望   1992年,还在复旦读博士的严锋带着一生的积蓄,坐火车南下广州,去寻找一块传说中的声霸卡,“这以后发生的事情就是一种宿命”了,他看到了电脑游戏第一代《银河飞将》壮丽的星空画面……   总结自己的全部人生,历史唯物主义者严锋喜欢一个词——“宿命”。   严锋有个大名鼎鼎的父亲——这个笔名辛丰年的老头,1980年代是《读书》杂志10大作者之一,粉丝无数,他的所有著作都成为爱乐者搜罗的珍品。   “文革”期间,辛丰年被下放到南通农村的砖瓦厂里“劳改”,带着一把小提琴度日,“拉得很难听”(严锋如此评价父亲的琴艺)。每个礼拜天,父亲都会骑个自行车带小儿子到小镇的小书店,看《科学小实验》《少年无线电》《少年航空制作》等等。父亲喜欢跟着儿子一起玩,一起做一个螺旋桨,糊一个翅膀,然后,一起出去放。   物质上的贫乏,刺激了少年严锋无穷无尽的玩的欲望——做矿石收音机,用马粪纸糊望远镜,做航模,单管机……他的爱好也不全是“不务正业”,中学里有阵子迷上文学,为了能从原文阅读外国小说,他顺势迷上了英语,最狂热时,一天同时听6个国内外电台的英文广播,英语水平一年间突飞猛进。中文系出身的严锋说起自己的英语水平,很有些得意——他曾经教过两年英语系专业学生的精读、泛读和口语,还被学生评为最佳教师。   在虚拟空间里拯救人类   考进复旦中文系后,国外的新技术和设备传了进来,物质条件也宽裕了一些,严锋玩得更疯了。他总是第一波鸟枪换炮的人。为了玩电子音乐,1991年买了一台286电脑,仅1兆的内存,在电脑上合成了《血染的风采》;为了买到一块声霸卡,南下广州;为了拷游戏,南上北下……落到大冬天睡光板床的地步——钱都用在购置那些稀奇古怪的设备上了。   那时候,他没日没夜地泡在理工科的实验室,蹭理科系哥们的机子。那是电脑游戏玩家们的天堂,他们互相交流软件和设备,在虚拟的空间里昏天黑地地冲杀,打累了,到楼下传达室迷糊一会儿。有一次,混战3天后,完成“拯救人类使命”的严锋走出实验室,望着庸庸碌碌的人们,顿觉了无生趣。   1997年,第一次出国到挪威做访问学者。看看天上,外国的月亮好像真的比中国的圆,让他想起了儿时用马粪纸糊的望远镜。“跟吸毒一样!”他一口气买了3台专业望远镜。   为了更好地观测夜空,他特地在远离上海市区的浦东买了一个带大露台的townhouse。郁闷的是,随后几年,周围高楼拔地而起,漆黑的夜晚如同白昼,肉眼连三等星都没法辨别。一气之下,严锋卖掉房子,卖掉苦心收集来的望远镜,惟一保留的是订阅多年的《天文爱好者》杂志。   成人世界为“玩”正名   在一个成人的世界里,爱玩,是不务正业。玩电脑游戏更意味着孤僻、自闭、社交障碍。“从前,我一直为自己感到羞耻,特怕别人知道,总是偷偷摸摸的,关起门来自己玩。”除了被他拉下水的室友,在同事中,他总有些惶惶然,觉得自己是个异类,“在中国,玩是被鄙视、被人看不起的。成年了,工作了,就不能玩,不该玩了,你要稳重,你该有个成熟的形象,你有事业和家庭。社会一直给你这种暗示。”   直到互联网出现。“上网一看,原来,有这么多成年人也对天文、对遥控航模、对耳机感兴趣的,原来,自己并不孤独、并不怪异。”在每个感兴趣的领域,他都找到了志趣相投的朋友,他感到“很幸福”。   在国外,他也看到许许多多和他一样痴迷、带有freak气质的玩家。“在挪威,我住在研究汉学的院士何莫铘家里,他喜欢在地下室工作,完全以一种游戏的心态搞研究。他常常一下子从地窖里冲上来,嚷嚷着说他找到了《易经》的音乐性,过一会儿又冲上来,兴奋地说他发现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懂得幽默的人!”   他感觉到自己的呼吸轻松起来。这要感谢“伟大的互联网”,感谢日渐宽松、多元的社会风气。   去年的一天,严锋兴冲冲去上海国际博览中心参加一个世界级电玩大展。一到现场,这个前电玩高手惊呆了,“有好多好多小孩,到处都是狂欢节的气氛,每个人都欢天喜地,都特别阳光。”他心潮澎湃、心绪复杂—— “我们的日子来了,这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了!”   他为社会氛围变得宽松而欣喜,为越来越多的成年人也开始投入到游戏中,为白领们玩RC、玩DIY而欣喜。他欣欣然想给“玩”一个正名,“我要理直气壮起来!”   “其实,玩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它能让人去放松,去想象,去创造,艺术本身就是来自游戏。”   游戏世界的体验,使严锋能跳开文学来审视自己的专业。他是国内第一个发表关于电脑游戏和文学之间关系的论文的人,几乎和世界同步。他放弃了原本最主流的比较文学研究的路子,开始在游戏与文学、音乐与文学的交叉边缘地带尽情游走。   给学生上课,他会从音乐的角度来讲文学。《春江花月夜》,从首句的“春江潮水连海平”,到中间的“江流婉转绕芳甸”,“其实,这在音乐上就是转调,从一个壮阔、明朗的景象转接到阴柔细腻的意境。”   他有不少可供炫耀的资本,都是玩出来的。出于种种现实的顾虑,他不愿意让太多人知道。想到儿子的未来,抨击现行教育体制的严锋踟躇了起来:“要想让他在中国能顺利成长,我就没法让他尽情地去玩,还得适应这个体制。”窗口消停了好久的纺织娘,这时候忽然又欢唱起来,似乎带着莫名的讽刺和同情的理解。 《南方人物周刊》供稿   评谈   玩更是一件困难的事   梦雨灵风   号称超级玩家、贪玩教授的严锋,以玩立业,以玩成名,以玩立言。他最著名的一句话——玩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这个我很认同。拿我来说吧,我本是个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好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刻苦,力争上游;大学毕业进了单位,又是个勤勤勉勉的好员工,诚信友善,任劳任怨。当我有机会稍稍隔点距离审视自己的时候,发现很确凿的是,这个人已经失去了玩的兴趣,事实上可以说,这个人已经失去了玩的能力。   真的,不用亲自去测试了,否则终将自取其痛。因为我有一个朋友测试过了。五一期间她陪女儿玩耍,两人在一高处(我再三求证,高度不足一米)比试身手,女儿身轻如燕,一跃而下,她也是一跃而下,然后就骨折了。伤筋动骨一百天。在养伤的一百天里,她像祥林嫂一样逢人就念叨:我小时候,再高地跳都不在话下呀……   有点残酷地映证了严教授那句话:玩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当然,除了严教授,21世纪的成年人切忌轻易试之。更残酷的现实是,玩这件事情练习起来很困难。对我等成年人来说,废也就废了吧,但我们的小朋友们正走在这条渐渐被废掉玩功的必经之路上,玩已从各个角度被抽离本质。网上有网友提出响当当的口号:生子当如严锋——既能玩,又能玩成个大丈夫。现实是,今天即使你生了严锋这样聪明的儿子,也很难培养出严锋这样的结果。   用拉杆箱运输书包,小学生这样隆重的上学情景已经不是新闻。隔壁家读小学一年级的小女孩,每天上下学都是爷爷或奶奶帮着扛书包,我在阳台上仍然每每看得愤世嫉俗。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广告已经打上门来,朋友家的小朋友们纷纷在学钢琴、大小提琴、绘画……这些东西本来有着玩的属性,因家长急切的功利心,已变得让孩子们不堪其苦。但是……我想我也要随大流了。   就这样在矛盾中随大流。几天前,有位同事去参加女儿的家长会,老师面色凝重地训话,班上出现差生(差生标准当然由校方说了算),不是个人的耻辱,而是班级的耻辱,所以老师必须拼命,同时必须发动家长拼命,让娃娃们搞懂!在这台庞大的教育机器的推动下,同事一边怒批,一边还是签字画押,加入机器的运转,和老师一起合力拧紧螺丝钉。   对此我评论说,应该让全中国的家长们联合起来,反对这样的教育。但这显然是句空话。正如面对才艺培训班的广告先倨后恭一样,估计以后我也会无可奈何地把孩子送“进去”——“进去”在国人的语境里可从来不是个好词儿,必定是个令人痛苦的地方。送进去之后,我还能在“外面”作一定的挣扎,那就是,通过家庭的教育,向相反的方向拧这颗可怜的螺丝钉,让他把玩这件了不起的本事学好,玩得更好,玩得更有创新意识,玩出坚强的个人意志,玩出结实的内心,以此来抗衡“里面”那些不可思议的教育。   现在我经常用一种深谋远虑的眼光注视着我那还在上幼儿园中班的四岁儿子,我猜这眼光一定看得他心里犯嘀咕:我妈有毛病哇?   
 楼主| 发表于 2007-6-20 0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30>100分. 不难想像一个缺乏想像力和创新能力的孩子将来的结局是什么? 应试教育培养人们最多的是记忆力.这在心理学中仅是人的能力的一小部分. 孩子们可塑性的天份被无情地埋没掉了. 对付应试教育,有二个办法,一是提高逻辑思维[理解]能力.二是临时抱佛脚. 明明60分万岁,非得要100分干嘛?
发表于 2007-8-11 1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愚见和经历.琴弹的很好的孩子一般学习都不错.而学习特别差的孩子如果能够把琴弹的很突出很突出的却不常见.感觉弹琴对大脑智慧的提高是有帮助的.这和从小进入体育组锻炼的纯体力的那种完全不同的. 只是弹琴与学习的时间合理的分配是必要的.
发表于 2007-8-11 1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自晓三尉在2007-6-19 11:05:01的发言: 其实在学校里开设更多的音乐课和器乐课,甚至把音乐或者器乐考试成绩算入总分,这样才算是不要书呆子
从某种程度上讲,考试就是学生时代的功利目的,当音乐作为考试手段而存在,许多乐趣就像读书一样被湮没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吉他岛六弦聊斋 |人工智能

GMT+8, 2024-11-28 20:53 , Processed in 0.0448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