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岛六弦聊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01|回复: 16

在某论坛对资深琴友老马哥的一个回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9 1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某论坛,看到资深琴友“老马哥”的一个帖子,觉得有点代表性,顶了下。以下是我的回复原文。要看原帖,反正就那么几个吉他论坛,随便搜下就有了。

“楼主,我非常同意我辈爱吉他是为了玩,是弹给自己听。好,先说快乐的问题,你先去问问当年的春来,他当年快乐吗?他一定答快乐。随着你欣赏能力越来越高,你哪怕自己弹个月光你都不一定满意,这时候你就算你开工去练个稍高点的罗伯斯一号,你可能就会有十个不满意的地方,同理再高一级传奇什么的,有二十个不满意,你还会快乐吗?还要搞清楚你要什么样的快乐,不要把听CD的快乐和弹琴的快乐混淆。弹琴的快乐是享受过程。练习方法没有业余和专业之分。我一直对“在乐曲里练技巧”的说法不敢苟同,这不是先鸡先蛋的问题。不要认为你比卡尔卡西、索尔、泰雷加、塞戈维亚等大师高明,按照“曲子里练技巧”的理论,那些先哲还是你聪明?写那些练习曲干什么?只有你是傻子,先哲不会错。先哲怎么来的?大家公认的?你一定比大家聪明?居然找到了“曲子里能练技巧”的方法?只有把平时练习的技巧运用到曲子里,得到印证和巩固,才是正解。大师们写练习曲一定有他的道理。没有练长拳套路,在套路里练马步的。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我见过很多吉他老一辈有“曲子里练技巧”的思想。误人子弟啊。后辈琴友和学生的时间不应该成为老一辈错误观念的牺牲品。且这个牺牲品太昂贵了。只有郭靖+洪七公=郭大侠,杨康很小的时候就得到丘处机的赞扬了,但他最后还是要靠梅超风的山寨九阴真经而差点死无葬身之地。我等“大家”都认为郭靖比杨康快乐。我相信你也肯定认为郭靖比杨康快乐。虽然杨康家里有很多CD。呵呵。

功到自然成啊,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不要挑战真理。一个乐器要玩得遛,5000小时!这是一位著名教授的结论。我不想怀疑他。反正一掌一掌劈下去就是了。

楼主的立论几处有问题,一练习方法没有专业练法和业余练法之分。第二、你怎么知道春来当年不快乐。第三、弹完美小星星得到快乐并不比弹个支离破碎的恰空得到的快乐少。第四、练习曲枯燥吗?不。看看卡卡OP59的第一首,短短4行谱,有九个渐弱符号,两个不同类型的强弱符号,表达出来就是非常优美的。还有分句,声部等问题。优美的练习曲数不胜数。选练习曲也是一门学问啊。

我承认我也常在脑子里纠结于弹练习曲还是弹好听的乐曲,想通了又糊涂,再想通,再糊涂。往复不断。写这段文字,不是想针对楼主或某人,只想提醒自己。我的天资一般,后天条件一般,老实地蹲蹲马步,练不成降龙十八掌,能练成江南七怪也不错,洪七公毕竟太少了。

我很尊重老马哥的。尊重他的执着。尊重他对吉他的爱。很多地方我和他有共同点。若有机会见面,黄汤下肚说不定就是兄弟了。

老马哥,加油!”

 

发表于 2010-12-9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adda说的有道理 文采也好
发表于 2010-12-9 14: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适当弹一些常听的小曲 有助于提高积极性,即使有点不尽人意, 可以通过“在乐曲中“练”技巧” 变得说得过去;

不过真的如楼主所说“弹个支离破碎的恰空”的情况, 可能更多的是沮丧,出力不讨好。

发表于 2010-12-10 1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马哥的帖子拜读过,也表示同意他的观点了。

我想,短短的几句话里,不能完全表达出老马哥内心深处的细微的想法。

看了楼主给老马哥的回帖,也是感觉非常有道理。

结合两位的文章内容,我自己也想说一句就是“要是真的爱吉他,哪怕就是简单地每天练习弹奏音阶,难道不也是一种快乐的事吗?”

那些将弹琴当做炫耀,或当做未来营生的人,当然希望在短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水平。这个时候他们才是最痛苦的,我想他们是,既爱吉他又恨吉他的人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10 11:09:30编辑过]
发表于 2010-12-10 1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个复杂的问题。

我理解好的基本功应该是一切标准合理的动作能在很协调且非常放松的状态下完成,那么要做到这点就是要怎样去掉多余的紧张的问题,(个人觉得很多弹的不好多半是很难放松的主要原因,多余的肌肉群也参于进来破坏运动的协调是阻止进步的一大障碍)

练习也很重要,它可以是器乐学习里不能少的,可以是衡量你演奏里基本功好坏的标准、也可以是演奏音乐的实践练习。它已经不是简单某个单项基本功的问题了,分句的位子,纵向衡向的关系(一切纵向都是服务于衡向的),音色的变化,段落和整体的比率等等、、、、、、、

发表于 2010-12-10 1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练习曲也很重要
发表于 2010-12-13 0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意思的话题.中国有句古话: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我自己的理解,曲子是有一定技术要求的,如果基本技术不能满足,那么"强" 弹,效果不好.而且这么练: 事倍功半.实际的效率低. 练习曲是台阶型一步一步提高的,逐步增加难度的.比较适合来打基础.当然不排除一些优美的曲子也适合来当练习曲.但专门练习曲的练习效果要好.作者在写作中已经考虑到对技巧的要求和锻炼.

 

最近的体育锻炼中体会到,有的动作做不出来,不是不懂,也不是练习少.实在是身体能力不到.无法做出.怎么解决? 回到基础,把身体能力提高再说. 练琴一样的道理.

发表于 2010-12-13 1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技能 的练习,道理大概都是相同的,记得启功先生说过一句话,临帖模仿不是说非要写到几百遍,几千遍,最重要的是精确临摹,写到位写熟练就行了,毕竟人是有极限的,一天临写10遍千字文,谈十个小时音阶并不一定可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13 11:49:58编辑过]
发表于 2010-12-13 1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还是有个标准: 就是练习达到1万个小时可以成材.

发表于 2010-12-13 1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不仅仅是在吉他领域,在其它乐器领域这种讨论也没有中断过。每一位老师的教法不同,理念不同,而更重要的是,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有些需要进行大量的技巧练习,有些人先天技能过人,无需怎么练习就已经很突出了。所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只能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最具效率的方法。

练习曲的价值不应该被否定,因为练习曲中本来就有很多具有很高练习价值和音乐价值的作品。练习曲中也有相当多非常无聊的作品。同一位作曲家,在同一套练习曲集中,作品的质量也往往良莠不齐。我们的时间精力都非常有限,因此在选择练习曲方面应该要下功夫,而不是把一套套的曲子弹下来。

至于在作品中练习技巧,是有很多大师这么做,典型的有钢琴巨臂鲁宾斯坦,他从不练习练习曲(除非是具有独奏作品价值的练习曲,那么他演奏的目的就不是为了练习)。此外还有很多大师都持有相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人的一生是何其短暂,优秀的作品是何其多,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作品上。

我本人比较认同在音乐中学习技巧,技巧和音乐是不可分的。技巧的本质不在于把某种技术弹得非常熟练,而在于“如何弹”、“如何控制”等。这些都需要音乐目标作引领。如果一首作品(比如很多练习曲)没有足够的音乐意义,那么我认为没必要用它来练习技巧。

法国钢琴学派的泰斗雷菲布莉教导学生练习技巧的方法是,要学生认真研究乐谱,去思考音乐的意义和情感,让学生借由表现音乐来发展自己的技巧。她的学生,1961年的爱奈斯库钢琴大赛冠军获得者,钢琴大师帕拉斯基维斯科说道:许多关于练习技巧的著作,如果你把那些方法全部练起来,你的手大概也就废了。如果想修炼技巧,何不直接研究乐谱,例如研究肖邦或者舒曼,那里面的技巧就更难了。如果钢琴家可以被音乐感动,他们一定能找出方法来表现音乐,也就能够把技巧练好。

钢琴家恩杰丽尔(Brigitte Engerer)对技巧练习也持类似的看法,她说:我实在受不了那种每个小动作都得重复25遍以上的练法……技巧虽然重要,但是应该来自思考,而不是手指。按照她的说法,那种把一种技巧重复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地分布于作品中的一般练习曲,她是敬而远之的。

俄罗斯钢琴学派的著名教授薇莎拉杰教出多位世界一流的钢琴大家,她认为技巧练习不能抽离于音乐,所有的技巧都应该放在音乐里学习。她基本上以莫扎特和肖邦的作品来教学生,前者的作品用以追求古典作品的技术,后者则为浪漫派技巧的代表。所有的钢琴技巧,都可以在这些作品中找到,且音乐性自不必说。她不排斥练习曲,但只有肖邦练习曲这类音乐和技巧皆备的作品才能作为她的教材。

她的著名学生,俄罗斯钢琴家巴什基洛夫的解释更为说明问题。他说大部分老师的教学都把技巧和音乐分开,让学生做大量的机械训练,这导致他听到许多学生慢板弹得很有感情,一到快板就成了机器,因为他们的头脑被技巧制约了。在慢板,技巧不困难的地方,他们才看到音乐,弹得很有歌唱性;一到快板或者技巧困难之处,他们就只看到平常机械练习的那些技巧,结果把音乐抛在脑后,弹得像机器人。他所说的这个问题,我们不是也从很多大量练基本功的吉他学生身上看到吗?

从成熟的作品中练习技巧得到许多大师的支持,是否适用于自己,那就要看每个个体了。但是采用这种方法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把整部作品反复弹奏几十遍、上百遍将是更愚笨的方法!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将具有典型技巧价值的段落或者乐句抽出来单独练习,这些段落和乐句的艺术价值显然要高于大部分练习曲。此外,从实用性而言,一旦把这些困难的部分练好了,将直接有助于该作品的学习。

我本人也不排斥纯技巧练习。我将纯技巧练习比喻成某些营养品----不能当饭吃,但是你的身体确实很缺乏某些元素的时候,这些营养品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非常有效。但是你一旦把它当饭吃,那必死无疑。我采访过许多钢琴家和吉他演奏家,他们中的许多人也都练习基本功,但是时间控制得很短,他们大多将这些练习作为热身或者日常的技术维护。他们每个人也都针对自己找到一套练习方法。此外,他们练习这种似乎没有音乐的基本功,其实也弹得相当有音乐性,比如音阶练习,他们一样弹得抑扬顿挫,非常具有歌唱性,这是他们多年来形成的“音乐—-技巧一体化”思维的结果。

 

器乐演奏家应该多动脑筋,搞清楚自己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然后考虑以最省力、最轻松的方式达到最佳的结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吉他岛六弦聊斋 |人工智能

GMT+8, 2024-11-30 11:40 , Processed in 0.04835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