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本书或一首曲目,其名字贴切、传神、朗朗上口,往往叫得响,被人记得牢。因为这里不仅寓意一些情愫,而且表达某种企盼。名字无不昭示时代的主题,留下岁月的印记。
给人起名,给书给曲目起名,如今大有人在,有的信手拈来,有的琢磨推敲。但是,给上两个世纪流传至今的经典起名,确实不多见。将五线谱上标题的“数字化”变为“中国化”,既穿越时空,又跨越国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连吉他圈内的艺人们也惊叹出乎意料。
起名真难啊!起名的过程折磨人。翻来覆去,改了又换,几易其稿。况且起的名字要为世人所接受。给索尔练习名曲起名的两位“吃螃蟹”者,其中之一就寓居水乡娄城,其名朱伟,他其貌不扬,却有胆略。近年来,他专心致志,与沪上的方舟合作,共同为世界著名索尔吉他练习曲起名。
原本教儿童吉他的朱伟,自学成才,无师自通,成为职业吉他教育家。他自编教材,著书立说,堪称国内儿童吉他界的“朱伟现象”。大胆的设想,斗胆的举动,使他和方舟一起共同奋斗,竟一气呵成给索尔三部无标题练习曲OP.60、OP.44、OP.35起名。度身定做的标题,趣意盎然,受到了少儿吉他爱好者的追捧。
堪称吉他界“贝多芬”的索尔,其练习名曲是教学的重要范本,也是演奏的必备课程。近两个世纪以来,曾在巴黎、伦敦两次出版,后来有人将其练习曲补遗收录。可原本得练习曲是无标题的。对初学吉他的儿童来说,曲谱上那些上下跳跃的“小蝌蚪”,几乎无从入手,似乎只是机械地弹奏,老师们对此也难以把握。你想,这些不同位置的“小蝌蚪”们,能够跳出来复活张口吗?
在常人看来,练习曲也许只是为了学习和锻炼手指活动,却忽视了其音乐性。于是,给曲目起个名字就显得迫在眉睫。
索尔OP.60,25首;索尔OP.44,24首;索尔OP.35,24首。朱伟和方舟深思熟虑。一首首练习名曲,尽管乐曲指法编排不同,也对其作品进行一番深度分析,但是总觉得少了一些直观形象。那就是作品无标题,说白了是无名练习曲。
给曲目起个名字,尤其是给世界著名吉他练习曲起名,不能说是“后无来者”,起码也“前无古人”。借鉴易中天《品三国》,受惠于丹《论语心得》,朱伟对练习曲“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用现代的眼光去全新发现,重新审视。真犯难啊!比喻、比拟、夸张……,符合儿童审美心理,插上展翅翱翔翅膀,让小朋友们具有认同感、亲切感和归属感。
不止一遍遍地播放,反复地听,反复地想,确定基调,斟酌风格,挖掘想象。朱、方二人所起的名字,来自儿童的视野、儿童的心理和儿童的范畴。比如“夜晚的星空”,源自练习曲OP.60之25,那夜深人静时闪烁的星光,与持续的和弦,自然的泛音交融在一起,为小朋友创造出一个“弦外意境”。有一首OP.44之14的练习曲,开始想好了标题,就叫“下雪了”,后经名师点拨,两人的头脑里一下蹦出了“雪花飘飘”情景,这纷纷扬扬的“飘飘”两个字,不正把3/4拍的音乐律动感与和声乐器特点凸现出来了吗?还有首OP.60之17练习曲,取名“魔术圈”,将魔术圈的转动与声部的起伏有机结合,生动趣味,亲切形象,使小朋友自然萌生一种无限遐想。
名字里藏学问,也寓情。大凡起名字的人,知识面要广,不仅善懂天文地理,还有精通人文故事,富有一番童趣与哲理。有时少一个字却不行,多一个字也觉累赘。练习曲OP.44之3“小纸船”,原先起名“小船”,现虽然只多加了一个字,却能表现出小船的特质,传递出烂漫的童趣。这个“纸”字的嵌入,赋予小船那无限律动的神韵。还有像“小袋鼠进行曲”是练习曲OP.35之11,通过欢蹦乱跳的袋鼠形象,化抽象为直观,枯燥为丰富,入木三分地刻画如何训练断奏等技巧。“仪仗队”起先的名字叫“士兵”,两者相比,“仪仗队”的名字棋高一着,富有一种精神感,步伐整齐,威武雄壮,这首OP.44之18,起了一个非常形象化的名字,让人联想到那种渗透于音乐的弹性与节奏。
73个名字,宛如73颗星星,闪烁在儿童吉他艺苑的苍穹天空;73个名字,恰似73朵花朵,绽放在古典吉他音乐的花海丛中。一串串新颖、别致的名字起好后,朱伟和方舟才如释重负。此时,他们不停地弹奏着,与吉他一起来个深呼吸。
练习曲的名字,好懂,好听,好记。朱、方二人告诉说,前几天,他们把《儿童吉他教学指南》、《儿童吉他演奏指南(1)》、《儿童吉他演奏指南(2)》三本书,连同给索尔吉他练习曲起的名字,用一封快递“鸿雁”,捎给了当代中国著名吉他大师陈志先生,期待早日得到指点与帮助。
(太仓日报 宋祖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5 23:51:15编辑过]
|